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彭琳

作者: 时间:2018-3-13 阅读次数:10265

姓名:彭琳

职称:讲师

所修专业:风景园林

专业领域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以及国家公园保护管理与规划设计方面的研究。

工作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职务:讲师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学历:博士

社会兼、聘职情况:无。

主要业绩:

作为核心骨干成员,参与了近10项重要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和国家公园的总体规划或旅游规划实践项目,涉及泰山、武夷山、五台山、玛多黄河源、五大连池、黄山、华山等遗产地。且参与编写了《风景名胜区术语标准((拟于2018年1月颁布)》,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关于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的词条。主要参与实践项目如下:  

•崇礼国家体育休闲综合示范区概念规划(2022冬奥举办地崇礼区体育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规划设计项目),2016.07-至今  

承担任务:项目总体技术统筹  

•武夷山自然保护地群落规划研究,2015.10-2016.06  

承担任务:技术思路提供;保护价值识别;武夷山自然保护地整体性研究  

•青海玛多国家公园资源保护与访客体验规划,2015.08-2015.11  

承担任务:保护价值识别;访客体验规划总体统筹;GIS培训  

•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5-2035)及泰山文化遗产保护规划(2016-2035),2014.07-2015.03  

承担任务:前期调研与资源评价;分区规划;自然生态保护专题;GIS培训  

•五大连池镇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2025)修编,2013.04-2013.06  

承担任务:图纸、文本、说明书修编工作  

•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2011-2030),2011.06-2012.12  

承担任务:前期调研与资源评价;分区规划;自然生态保护专题、监测专题;  

•北京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2004-2050)修编,2011.06-2011.10  

承担任务:图纸、文本、说明书修编工作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工程—万人广场前冠石园设计,2011.06-2011.10  

承担任务:方案设计及施工图绘制  

主要成果(包括课题、著作、奖励等):  

迄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作为主持人,在研风景名胜区相关科研课题2项。此外,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了6项有关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的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课题。近几年得主要成果如下:  

一、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整体价值认知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评价模型研究(编号51708053)“,在研,主持;  

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整体价值认知视角下名山风景区风景资源评价体系研究(编号106112017CDJXY180003),在研,主持;  

3.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巴渝地区传统风景名胜地精神价值解读及其保护策略研究(编号2016BS029)”,在研,主持;  

4.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基于西南地域文化特征的现代绿色建筑营建模式研究(编号2017YFC0702404-03)“,在研,主要参与人;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突出价值识别的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监测研究(编号51478234)”,在研,主要参与人  

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14ZDB142)”,在研,主要参与人  

7.清华大学-重庆大学横向科研合作项目”西南地区城市新区绿地布局与热岛效应关系专题研究(编号1042012920170175),在研,主持  

二、论著  

1.彭琳,赵智聪,杜春兰,面向规划管理的国外国家公园监测体系研究及启示——以美国、加拿大、英国为例,中国园林(已收录待发表)  

2.彭琳,赵智聪,杨锐.中国自然保护地体制问题分析与应对,中国园林,2017(04):108~113.  

3.彭琳,赵智聪,“心意传承”与“模型传承”——文化景观中非物质文化要素保护的日本模式借鉴,中国园林,2014(04):67~70.  

4.彭琳,赵智聪,UTAustin风景园林专业硕士“阅读研讨”型课程教学评述,中国园林,2016(04):101~105.  

5.彭琳,杨锐,日本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组合”特征与管理特点,中国园林,2013(09):41~46.  

6.赵智聪,彭琳,杨锐,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背景下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构,中国园林,2016(07):11~18.  

7.彭琳,王倩娜,“传承与创新”语境下日本京都现代园林美学特征研究,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2(03):4~8.  

8.彭琳,赵智聪.基于GIS最小成本分析的威海市域生物廊道网络识别与保护.中国第二届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57~65.  

9.彭琳,赵智聪.美国大坝建设与河流保护的争论及其风景园林师的作用.2015城市雨洪管理与景观水文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150~158.  

10.彭琳,顾朝林.圆明园中的田园景观识别及其类型研究.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92~96.  

11.QiannaWang,LinPengandIsamiKinoshita.Keyfactorsforrenewableenergypromotionanditssustainabilityvaluesinruralarea:findingsfromaJapaneseandChinesecasestudy.InternationalCommunityofSpatialPlanning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2015,3(1):56~73.  

12.林纯正(马来西亚),刘依德著.贾丽奇,彭琳,刘海龙译.智能城市与生态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译著)  

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报告情况  

1. 2015.10.17,南京,中国第二届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基于GIS最小成本分析的威海市域生物廊道网络识别与保护,口头报告. 

2. 2016.6.11,俄罗斯圣彼得堡,第52届世界风景园林师大会 世界风景园林师协会(IFLA)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of Protected Area System in China and Suggestions for Establishing China’s National Park System,海报发表. 

3. 2014.11.17,澳大利亚悉尼,世界公园大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与世界公园保护区委员会(WCPA),The Necessity and Approaches to Establish China’s National Park and Protected Area System,海报发表. 

2013.8.31,北京,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f Spatial Plann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与清华大学,Key factors for renewable energy promotion and its sustainability values in rural area: findings from a Japanese and Chinese case study,口头报告.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机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