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科普丨特色植物与节水园林设计
想象一下,在炎炎夏日的重庆,你漫步在一座绿意盎然的公园里,头顶是茂密的黄葛树,枝叶交织成一片天然的“遮阳伞”;脚下是透水砖铺就的小径,雨水悄无声息地渗入地下;耳边传来潺潺的流水声,那是雨水收集系统为植物“解渴”的声音。
图源:gooood网(重庆园博园江南湿地公园)
小径两旁,大花鸢尾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爬山虎沿墙攀爬,为构筑披上一袭翠绿的外衣,使其与自然融为一体;孩子们在喷泉边嬉戏,晶莹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烁...而这些水,正是来自经过净化的再生水,它们在循环利用中延续着生命的活力。
置身于这样的公园,我们会有一种独特的感受。坐在长椅上打盹,微风拂面,听着鸟儿的鸣叫和树叶的沙沙声,时间仿佛在这里慢了下来。这种宁静是城市中难得的宝藏,让人忘却了外界的喧嚣与炎热,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宁静与舒适。
某种程度上看,这要得益于节水园林设计的巧妙安排。
图源:gooood网(重庆华侨城滨江休闲带)
01.重庆特色植物:节水园林的“绿色卫士”
黄葛树(Ficusvirens):黄葛树是重庆的市树,也是这座城市最忠实的“守护者”。它的根系发达,能够深入土壤吸收水分,同时树冠茂密,能够有效遮荫,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在炎热的季节,黄葛树不仅是城市的“降温神器”,更是节水园林的“天然水库”。
木槿(Hibiscussyriacus):木槿是一种耐旱的花灌木,叶片厚实,蒸腾作用较弱,能够在干旱环境中生长良好。其花朵艳丽,花期长,是节水型公园中常见的景观植物。
狗牙根(Cynodondactylon):狗牙根是“草界小强”,它茎叶纤细,却坚韧如钢,扎根大地,蔓延成绿毯。即使在干旱时节,也能凭借强大的生命力保持翠绿,是公园草坪和护坡的不二之选。
紫藤(Wisteriasinensis):紫藤是当之无愧的“节水能手”,耐旱能力出色。它还对有害气体有较强抗性,能吸附灰尘,净化空气。在公园的廊架或墙边,紫藤攀爬而上,为人们遮荫降温,减少空调使用,是名副其实的“生态精灵”。
选择节水型植物并合理配置,是减少景观设计中水资源消耗的重要策略。通过选择那些蒸腾作用较弱或能够高效利用水分的植物种类,并科学配置植物群落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整体景观的水资源消耗[]。
02.节水智慧设计:系统措施与策略
雨水收集与利用
在公园中设置雨水花园、生态水池和透水铺装,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植物的灌溉和景观水体的补充。如重庆的照母山森林公园就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园内植物的灌溉,大大减少了自来水的使用。
滴灌与微喷灌技术
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滴灌和微喷灌技术则能够将水分直接输送到植物的根部,减少蒸发和流失。在重庆的许多公园中,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坡地园林中,能够有效解决灌溉不均的问题。
耐旱植物群落设计
通过将耐旱植物与本地特色植物相结合,可以打造出既美观又节水的植物群落。如重庆的园博园就将黄葛树、山茶花与耐旱的地被植物(如麦冬、鸢尾)搭配种植,既降低了灌溉需求,又营造出丰富的景观层次。
透水铺装与生态护坡
在公园的道路和广场设计中,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可以让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同时减少地表径流。此外,在坡地园林中,通过生态护坡技术(如植草格、石笼护坡)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图源:gooood网(重庆潼南大佛寺湿地公园)
从雨水花园的潺潺流水到滴灌系统的精准滋润,从耐旱植物的坚韧生长到透水铺装的默默奉献,这些智慧的节水举措,不仅为城市带来了绿色与生机,更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当我们漫步其中,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舒适时,也应铭记:节水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责任。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用行动守护每一滴珍贵的水资源,让节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绿色成为城市永恒的底色。
(撰稿人:市园林科研院刘雨婷、“城市供节水、垃圾分类科普进公园”项目组)
[1] 闫召夏,魏鹏郦.植物资源的选择与配置在减少景观设计中水资源消耗的作用[J].分子植物育种,2024,22(20):6879-6884.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主办:重庆市风景园林学会承办:重庆立意园林咨询有限公司
- 学会电话:(023)68801472 63673736 63673738 63892447QQ:944865067
- 地址:重庆菜袁路205号世纪花城A栋3楼
- 渝ICP备11002947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28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