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乃世界园林之母”——一位”植物猎人”中国之旅笔记
《中国:世界园林之母——一位博物学家在华西的旅行笔记》 E.H.威尔逊 著 胡启明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多样性的植物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晚清时期,伴随着中国国门的被迫打开,很多自然资源领域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怀着不同的目的,开展植物系统考察和采集。威尔逊(E.H.Wilson,1876-1930)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把考察经历整理成《中国:世界园林之母——一位博物学家在华西的旅行笔记》一书,该书20世纪30年代出版后长期受到关注。时光虽然过去近百年,可该书对我们认识中国瑰丽的植物世界,依然具有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清末,他11年间4次深入中国西部采集植物
威尔逊是英国园艺学家和植物学家,被誉为“植物猎人”。清朝末年,他前后用11年时间4次深入中国西部采集植物。
《中国:世界园林之母》共三十个章节,威尔逊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了来中国考察的所见所闻。他不仅用大量笔墨描述了沿途所见植物、作物等,同时也记录了当时中国的地理地貌、社会文化、民俗历史等风貌。他开宗明义提出了“中国乃世界园林之母”的观点,强调中国植物对世界园林的贡献,也回顾了前人在中国采集植物的工作。
从16世纪开始,就陆陆续续有外国人来到中国采集植物,并将中国植物引入世界各地,丰富和拓展了世界植物种植的版图,如肯宁汉、林奈、福琼、戴维、德拉维、法格斯等。威尔逊来到中国,已不是一般普查性的泛泛采集植物,而是目的明确,要求具体,说直接一点,他就是来“淘宝”的,不仅采标本,还采收种子、插条、接穗、鳞茎、苗木等,并将这些植物引种至西方,进一步开发利用。
威尔逊前两次来华受英国维奇公司派遣,主要目的为采集新发现的珙桐种子和美丽的绿绒蒿,均如愿以偿,并获得许多其他有价值的观赏植物,轰动了整个西方园艺界。后两次受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派遣,把目标对准了那些具有观赏和经济价值的乔木和灌木种类,特别是耐寒、能适应北美环境的植物种类。
11年中,威尔逊共采得5000种植物,寄回1500种植物的种子,还有许多鳞茎、接穗和插条,后有1000余种植物引种成功,在西方落地生根。他惊叹“中国中部和西部遥远僻静的山区简直就是植物学家的天堂,乔木、灌木和草本聚集在一起,复杂得令人茫然失措”。他认为中国西部之植物,是全球丰富的温带植物区系。这个论断不仅被学术界公认,而且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国植物丰富程度还在不断提高。据目前资料统计,中国有3万多种植物,其中食用植物有2000余种,药用植物3000多种。特别是一些古老的裸子植物,现在北美和欧洲只有化石记录,但仍然存活于中国。
中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地质地貌,他零距离观察记录
威尔逊作为植物学家,不仅对中国植物非常痴迷,对中国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社会运转都有浓厚的兴趣。中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地质地貌和边远山区农民的生存现状,他零距离观察和记录,在本书中的字里行间,都有直接的体现。
威尔逊在中国进行植物考察,从湖北西部的宜昌作为起点,沿着长江进入四川的广袤地区。对于宜昌的植物生长记录,他写得极为详细。本书第四章《宜昌的植物》中写道:“宜昌树木的数量不是很多,但其种类之丰富令人吃惊。春季,白花泡桐和楝巨大的圆锥花序引人注目。到了秋季,乌桕满树红叶,非常显眼。柞木多用路边祠、社的遮阴树。常见的树种有:皂荚、盐肤木、化香树、枹栎、香椿、枫杨。”此外,他还对很多树木进行“画像”。他是植物学知识异常丰富的学者,如同地质学家对不同的岩石化石如数家珍。
作为“植物猎人”,威尔逊并非只写见到的植物,对植物所依存的地理、地质、土壤、气候等要素都予以描述。其原因很简单:一种植物能在一个区域长期繁衍,并不是孤立的现象,需要各种外在的必要条件。本书第六章《森林与巉崖:穿越湖北—四川边界》中,就对植物生长的环境进行这样描述:“我们进入四川东部第一天……再次身处坚硬石灰岩峭壁之中,其景色与长江峡谷及其邻近地区极为相似。土壤板结,为黏土壤,山崖上大部分有树木,最常见的乔木和灌木与湖北的种类相同。华山松极多,巴山松也常见,还有怪样的云杉和铁杉。”
在他看来,四川这一古老地区,农村集市体系都经精心设计,农耕高度发展,很多陵墓修建讲究,妇女形象健美。成都平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认为这里是中国最富庶、土地最肥沃、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其实当时不单是成都平原,整个中国的产业,都和农业种植有直接联系。
“在美国或欧洲找不到一处园林没有来自中国的植物”
中国植物种类之丰富,这是威尔逊来华之前没有想到的。
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是世界上栽培作物八大起源地之一。当今世界上主要栽培的1500余种作物中,有300种起源于中国。属于中国原产的果树有50余种,如:桃、李、杏、枣、柿、板栗、柑橘、荔枝、龙眼、中华猕猴桃等。中国观赏性植物也极为丰富,如山茶属共280种,中国有238种;杜鹃花属共960种,中国有540余种;报春花属共450余种,中国有300种……从这个维度讲,正如威尔逊所言“中国乃世界园林之母”。此外,中国利用植物保健、治病的历史由来已久,中草药更是一个宝库,“青蒿素”就是著名的例子。
近百年来,许多中国植物已引种到世界各地,不仅栽培成功,还取得进一步发展,有些还成了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因此被称为“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如茶树,现在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和肯尼亚都大面积种植。甜橙引种到美国后,培育出了著名的华盛顿甜脐橙。其中,直接与威尔逊有关的是中华猕猴桃。1900年,他在宜昌栽培这种植物,很快受到外国居民的欢迎,称之为“宜昌醋栗”,同时他也将种子寄回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和美国农业部引种站。1904年,新西兰女教师伊莎贝尔探访她在宜昌从事传教工作的妹妹时,从威尔逊栽培的猕猴桃中获得少许种子带回新西兰。正是这些种子,将猕猴桃发展成为今日新西兰的支柱产业,成为一种新型水果,风行全世界。
威尔逊在书中写道:“在美国或欧洲找不到一处园林没有来自中国的植物,其中有美丽的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可以这么讲,没有中国植物,便不成为园林。尤其是北美,引种中国的乔木和灌木在1500种以上,美国加州的树木花草有70%以上来自中国。
《中国:世界园林之母》,不仅向全世界揭示了中国植物资源的丰富和多样性,还特别提及西方的植物种植深受中国的恩泽。
【作者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评论委员会主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主办:重庆市风景园林学会承办:重庆立意园林咨询有限公司
- 学会电话:023-63671842 023-63673738网站电话:023-63892447 QQ:944865067
- 地址:重庆菜袁路205号园林服务中心3楼(园林技校旁边)
- 渝ICP备11002947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28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