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园林动态 >> 正文

南岸:土地复耕背后的乡村振兴“文章”

作者: 时间:2023-3-21 阅读次数:1421

“你看那一片白,就是盛开的李子花。”王兴科指着十公里开外的远山,眼里泛着光。

南岸区迎龙镇龙顶村,樱桃远近闻名。多数农户曾依靠种植樱桃、李子、红薯等经济作物谋生。按照农村城镇化相关要求,龙顶村的土地被占用、流转,部分农民为生计外出打工甚至搬迁。“土地变少了,种植户也变少了。”作为“三农”工作参与者,龙顶村党总支部副书记王兴科深有感触。

“龙顶摘香”农业示范园。 记者 崔景印 摄 

在农村城镇化背景下,如何走出一条适合龙顶村发展的乡村振兴路?这也是迎龙镇党委政府不断思考、大胆摸索、反复求证的问题。“借着这次土地归还,党委政府谋划已久的针对性方案正式启动实施。”迎龙镇相关负责人说。

2018年,位于龙顶村班竹林社的450余亩土地,被东环铁路建设某项目组征用作弃渣场。因项目提前完工,原定于2026年归还农民复耕的土地,于去年10月统一归还给龙顶村。“由于施工改造,这片土地由曾经高低起伏的丘陵,变成了一眼望到头的平地。”王兴科解释道,在建设挖掘、填平等过程中,“弯”“斜”的土地变“直”了,实际可用面积就变小了。“如今还剩下180亩左右。”

距离2026年正式归还期还有三年,要不要把土地立刻还给农户?为此,龙顶村党员干部和农户代表进行过反复商讨。

“家里的劳动力都出去打工了,现在拿来也没时间耕种。”“提前三年归还,把我们的计划都打乱了。”“现在土地面积也不够了,少的部分怎么补偿?”……

在龙顶村组织召开的几次会议中,绝大多数农户都认为,提前归还土地弊大于利。迎龙镇反复研判,最终决定,土地暂不归还农户,用来打造农业示范园,由村集体统一运营。在镇党委政府和区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龙顶摘香”农业示范园应运而生。

“栽种樱桃、西瓜这样的经济作物,通过统一运作,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王兴科介绍,“龙顶摘香”农业示范园规划面积450亩,其中一期面积80余亩,可栽种面积35亩。“一期土地类型比较复杂,既有林地又有耕地。按照规定,耕地必须栽种粮食作物,与我们当初只种植经济作物的计划有点不符。”村干部们又经过反复商议,决定用两种作物套种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套种,简而言之,就是在同一片土地按照一定布局和比例,既种经济作物,又种粮食作物。“这样一来,既符合相关规定,又不违背我们种经济作物的计划,还提升了土地利用率。”王兴科说。

3月6日,记者在“龙顶摘香”产业示范园看到,一期土地里,浅浅的玉米苗和低矮的樱桃树苗交替排列,随风轻摆。由于种植需要,部分玉米苗被套上了农膜保护。

据介绍,“龙顶摘香”农业示范园一期35亩土地,规划种植樱桃、玉米各3000株,预计产量分别为5万斤、2万斤,整体经济效益在100万元以上。

“我们将这些收入持续投入到未来的运作中,将农业示范园做大做强,以作物收益‘反哺’农户,提升村民的收入和种植积极性。”迎龙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良性运作,到2026年,村集体就有足够的资金用于补齐归还农户土地不足的部分,还能在产业示范园中为农户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因地因势制宜,助推乡村振兴。

“你看这一片油菜花地,这是我们的二期用地,面积接近300亩。”王兴科告诉记者,按照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委等部门的复耕要求,东环铁路建设项目组在归还用地时还撒上了油菜花籽。如今,遍野的油菜花长势良好,裹着泥土的芬芳,风中轻舞。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机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