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园林动态 >> 正文

萱草作为“中国母亲花”的文化内涵亟待挖掘

作者: 柏斌 时间:2023-5-18 阅读次数:1363

不少人将康乃馨作为母亲花赠送给母亲,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事实上,我国至今没有法定的母亲节,“中国母亲花”也并非康乃馨,而是萱草。

萱草在我国有着3000多年栽培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萱草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康乃馨成为西方的母亲花之前,萱草就已是中国的母亲花。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张志国长期致力于萱草传统文化的挖掘、萱草花新品种培育及种苗产业化技术研发。

张志国介绍,黄花(菜)、金针是萱草的不同种,古代又称“忘忧草”“宜男草”,在长期的栽培历史中承载了多种文化内涵与意象。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即萱草,“谖”意为忘记,故古人也称“忘忧草”;“背”指母亲居住的北堂,意为游子远行前,会在北堂前种下萱草,以慰母亲思念之情,希望母亲乐而忘忧。由此,萱草与母亲紧密联系在一起。北堂逐渐称为萱堂,萱堂、萱亲、慈萱,萱则顺理成章地成为母亲代称。

从唐代开始,很多文人墨客就把萱草视为母亲花,借以表达儿女对母亲的挚爱。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诗句表达母亲倚在堂前、思念远方游子的心情。植萱草于北堂,借萱草鲜艳花色以悦亲心,减少母亲对自己的思念,忘却烦忧。

元代画家、诗人王冕则以萱草图并题诗“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描绘和表达对母亲的眷恋和母亲对儿子的深情牵挂与思念。而游子远行,要先在母亲居住的“北堂”前种植萱草,寄希望于萱草陪伴母亲。

明代画家沈周的《寿萱图》、清代画家王武的《忠孝图》、现代画家张大千和吴湖凡等人的《萱寿图》都将萱草与象征长寿的青松、寿山石等融入画中,祝福母亲健康长寿。

此外,作为花卉植物纹样重要组成部分的萱草纹,也经常出现在我国不同时期的建筑、家具、服饰、瓷器、首饰中,表达幸福吉祥的寓意。

萱草是我国十大传统吉祥植物之一。据统计,历代以萱草歌颂和致敬母亲的诗词歌赋和绘画等达600多首(幅)。

张志国认为,萱草花代表母亲的爱和子女对母亲的孝心,象征母爱的伟大,拥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和深厚的孝道内涵。其作为“中国母亲花”历史源远流长、寓意深远,比西方国家将康乃馨作为母亲花至少早近千年。

萱草在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重建中国的萱草母亲花意象,重振萱草文化并发扬光大,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遗憾的是,许多国人对萱草的文化内涵了解甚少。“深入挖掘研究萱草文化,让萱草作为‘中国母亲花’且深入人心,依然任重道远。”张志国说。

为传承和弘扬萱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近年来联合上海市奉贤区、湖南省衡阳市、山西省大同市等地政府,已经连续成功举办6届中国上海萱草文化节;同时,与上海市奉贤区绿化市容局联手建设了以萱草种质收集与萱草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特色萱草花专类园,并多次组织萱草花及文化展示进公园、社区、进楼宇等活动。

近几年,不少城市开始规划建设萱草主题文化公园。上海市宝山区唐湾镇建设了我国第一个母亲花文化公园,江苏省常州市新建了萱草花主题公园,上海市共青森林公园建成具有萱草文化意象的萱草专类园。云南省弥勒市、江苏省南通市、北京市延庆区等地也已建成或规划建设萱草种质圃、专类园等。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机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