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园林动态 >> 正文

黄河大运河连通廊道11月底前全线贯通

作者: 时间:2023-7-19 阅读次数:1487

“禹城段进展比较快,正在进行路基处理、底基层水泥土等施工,非机动车道路基完成93%,机动车道路基已完成24%。”7月11日,在辛桥大桥至潘庄引黄干渠入口段路网建设禹城段施工现场,黄河大运河连通廊道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组长刘万里介绍。目前,项目相关县市区正在开展道路施工。

德州抢抓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山东省“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机遇,实施“两河牵手”工程,畅通水脉、传承文脉、带动人脉。

“我市将重点实施总投资1034亿元的‘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贯通工程’,实施两河连通廊道、黄河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大旅游基础设施等十大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两河牵手’宏伟景观。”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苑衍刚表示,十大项目中最核心也是最先开工的是两河连通廊道工程。

自“两河牵手”工程提出以来,市自然资源局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通过充分挖掘黄河、大运河地域文化内涵,高水平编制黄河大运河连通廊道总体景观规划,最终形成了以“蓝绿纽带,五彩长卷”为主题,全域“一廊四区多点”的总体景观结构。“工程北起大运河四女寺节点,南到黄河潘庄引黄闸,总长度130公里,途经5个县市区和18个乡镇。”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杨洪利介绍。

“一廊四区多点”中的“一廊”指两河连通廊道,车行风景道、绿化隔离带、骑行道、慢行步道,能够为自行车、马拉松等赛事提供比赛场地。“四区”是运河乐活区、生态观光区、诗意栖居区、黄河魅力区四大主题分区。以产游融合策略激发地区活力,将沿线分散分布的旅游景点串联起来,配套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设施,将景观营造与文化传承、旅游发展、乡村振兴充分结合。“多点”即沿景观廊道的核心景观节点,包括四女寺水利枢纽、程官屯扬水站、张官店遗址、武庄渡槽、齐河潘庄引黄干渠入口等8个核心景观节点。通过对核心节点景观风貌特征和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将景观节点建设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努力建成体验德州历史变迁的重要文化场所和旅游目的地,打造‘德州人游德州的风景道,冀鲁地区知名的网红地’。”市文旅局局长于吉军说。

为推动项目顺利实施,2023年2月,我市成立黄河大运河连通廊道建设指挥部。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抽调人员进行集中办公,并建立检查督导、进度通报、信息报送等制度,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筹集、项目申报等问题。德城区、禹城市、齐河县、平原县、武城县等5个县市区分别成立县级指挥部,负责各项具体建设任务,并利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假期等时间节点,抢抓工期赶进度。自指挥部成立以来,已实施了2个项目,分别为辛桥大桥至潘庄引黄干渠入口段路网建设和生态廊道建设,2个项目今年计划完成投资8.98亿元。

“为落实好总体景观规划,指挥部办公室制定统一建设标准,明确道路、景观、服务设施、旅游线路的总体布局。”刘万里表示。目前,各项工程均快速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效。此外,指挥部还通过定期召开重要景观深化设计方案汇报会,对各节点设计成果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目前,各县市区正根据修改意见完善方案,确保设计成果好用、实用。

“我们将与5个县级指挥部锚定时间、质量双要求,强化沟通协作,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力争今年11月底前实现所负责的92.3公里道路全线贯通。”杨洪利说。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机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二维码

会员之家

学会简介 组织机构 团体入会 个人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