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园林动态 >> 正文

甘肃榆中县投资9亿多建公园被批,兰州市政府回应

作者: 时间:2023-8-3 阅读次数:1777

据“兰州发布”微信公众号8月1日消息,兰州市人民政府通报关于7月31日晚《焦点访谈》栏目报道榆中县市民公园项目问题的处置情况:

7月31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甘肃省榆中县市民公园项目问题后,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了“7·31”榆中县市民公园项目问题调查组,对报道问题调查处置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后续调查处置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据《焦点访谈》报道,记者在甘肃榆中县采访时,发现一组公共工程,投资很大,外观也很气派,算得上当地的地标,但却是门前冷清,无人问津。

市民公园占地200多亩,周围大部分是空地。公园正中有一座圆形建筑,看上去宏伟壮观,却是不开放的状态。有游客说,这座建筑建成好几年了从来没有开放过。

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榆中县立项的一个PPP工程。所谓PPP工程是指政府与社会主体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提供某种公共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的一种合作方式。这种PPP共建模式,采用的是政府全额付费的方式,按照双方合约,政府在未来20年每年都需要向社会资本方也就是“甘肃四建”支付费用,费用不仅包含建设成本和利息,政府还需要支付一笔不小的运营费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发表评论文章指出:面对这起事件,社会一方面期待当地政府尽快完成调查,给出处理结果,另一方面,也不妨反思这起事件反映出的更多问题。比如,当地官员的一些说法,与老百姓的切身感受并不相符。按照当地发改局局长的说法,“民生支出都能保障”。但是,却有市民反映:当地棚户区改造的一些安置房工程因资金短缺已停工,安置过渡费也从去年开始拖欠。不论这个公园的预算在项目上马时经历了多少论证,在民生保障事业上,当地确实有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榆中县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指搞“面子工程”。据央视报道,早在2019年,当地在入城处距离不到500米的地方就修建了两座高28米、宽145米的秦汉仿古城门,耗资6200万元,此事被住建部通报批评,也一度引起舆论关注。如今类似的问题再次被曝光,更应该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风景园林网综合)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机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二维码

会员之家

学会简介 组织机构 团体入会 个人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