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探索“公园+”新模式,共享城市绿意
10月30日,记者从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今年以来,广西扎实推进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工作,探索“公园+”新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广西16个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市县共计开放共享地块236个,涉及185个公园,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需求。
在南宁市花卉公园,茂密的树木郁郁葱葱,这里不仅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赏美景,也是跑步爱好者的健身好去处。据悉,南宁市花卉公园的体育公园项目已于今年3月完工,新建了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儿童活动健身场地、民俗活动场地、健身步道等运动场所和设施,为群众提供了优质的运动场地,还提高了花卉公园体育活动服务能力。
广西指导试点城市梳理形成开放共享设施建设项目库,分年度有序实施。截至8月底,各试点公园完善配套垃圾桶等便民设施1593件,新建、修缮科普展厅、便利店等配套设施30处,配备体育器材、健身设施275处,新建球场、健身步道32处。采用喷涂闲置管材、艺术处理废砖旧瓦等“废品改造”方式,“低成本,高质量”完善配套设施近百件。
柳州、贺州等市开辟具有野餐露营区、婚纱摄影打卡、研学、健身等不同功能的活动场所,举办健康义诊、彩虹跑、插花技艺讲座等“公园+”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增添开放共享新活力,丰富市民娱乐生活。北海、防城港市充分利用近岸沿海地理优势,划分打造沙滩车游乐区、桨板基地、沙滩排球区等特色功能区,营造“近海亲海”开放共享空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住建厅指导下,各试点市县因地制宜,在公园草坪、林下空间以及空闲地等区域规划多元功能区域,拓展开放共享的绿地类型,增加绿色活动空间,让人民群众“走得进”“坐得下”。
此外,广西还积极推广轮换养护模式,指导试点市县根据开放游憩活动区域的植物生长周期和特性合理设置养护期,避免过度踩踏植被影响其正常生长,确保公园开放时能保持最佳景观效果。目前,16个试点市县已逐步成立养护专班,将试点区域草坪进行分区管理,通过对地表植被覆盖率的检测,进行轮流养护、轮流开放。
下一步,广西将根据目前试点发现的问题和人民群众需求不断完善开放共享区域配套服务设施,挖掘开放共享区域潜能,探索建立开放共享预约机制,指导试点城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带动作用,合理分配绿地使用频率,让市民群众近绿、亲绿、享绿的同时,也能让绿地有“喘气”机会。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主办:重庆市风景园林学会承办:重庆立意园林咨询有限公司
- 学会电话:(023)68801472 63673736 63673738 63892447QQ:944865067
- 地址:重庆菜袁路205号世纪花城A栋3楼
- 渝ICP备11002947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28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