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乡村振兴 >> 正文

扎实有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作者: 中国建设新闻网 方典昌 时间:2024-2-28 阅读次数:177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笔者利用驻村帮扶契机,对山东省寿光市19个村的乡村建设实践情况开展广泛调研,深入探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

把握好乡村建设窗口期

国家的宏观政策大多分阶段突出重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应抓好窗口期,用好政策红利,把握好时度效。

●用足用好城乡融合相关政策

持续推进的新型城镇化,也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机遇,总体来看,在移民搬迁和新村建设中的增减挂钩收益可解决约1/3的建房资金。通过调研发现,19个村的乡村建设主要运用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棚户区改造政策。如,侯镇崔家村原址位于钢铁厂附近,生态环境较差,本着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该村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开展了村庄迁建,在此过程中争取了棚户区改造政策支持,为新村顺利建设奠定了基础。纪台镇丁家尧河村位于弥河沿岸,2018年以来连续两次遭受洪灾,群众搬迁意愿非常强烈,为一劳永逸解决洪涝隐患,当地充分运用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启动村庄迁建,两年内新村建设高质量完成,村民顺利搬迁,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把握好时度效有序推进

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不能一蹴而就,应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通过调研发现,部分村逐步探索出了统一规划、分期建设、有序推进的方式,效果良好。如,稻田镇张家营前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新社区建设分为三期进行,得益于分期建设的时间缓冲,该村陆续配套了物业服务管理机构,建设了社区服务中心,完善了养老和医疗等服务,探索出成熟的乡村建设路径。

更精准向乡村配置资源

从实践经验看,提升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是普遍趋势,但乡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很难齐头并进,应在城镇化和城乡人口流动大背景下,以发展眼光谋篇布局,更加精准地向乡村配置资源。

●统筹好镇域乡村规划

“十四五”规划提出,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通过调研发现,营里镇9个村和侯镇4个村原处于河道行洪区,常年受洪涝威胁,群众搬迁意愿强烈,迁建后的两个新社区在规划上都是按照集约高效原则,选址在区位、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镇区或镇区附近。由此可见,乡村建设向县城、镇区集中的趋势明显,乡镇正逐步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注重公共服务和人力资本投入

当前部分地区乡村建设存在重基础设施建设、轻公共服务现象,与其对所有村庄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基础设施投入,之后部分村庄消亡或迁建造成资源浪费,不如重点向公共服务和人力资本投入上倾斜。通过调研发现,2022年,寿光市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162元,惠及约22万人;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610元;帮扶村所在的镇(街)均设有中小学。通过投入这些公共服务资源,一方面提高了留守老人和孩子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间接助力了城镇化发展。

农民深度参与乡村产业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离不开乡村产业的支撑,农民深度参与乡村产业是乡村建设的前提,如果乡村留不住农民,乡村建设就无法回答“为了谁”的问题,乡村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从全国范围看,乡村建设好的地方大多有乡村产业支撑,农民能够留下来参与乡村建设。

●乡村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

一是小农户逐渐发展成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二是社会资本投资农业规模化经营;三是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前两类以市场化为导向,农民大多以打工者的角色参与其中,参与深度不够,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这也是导致农村人口流出的重要原因。

通过调研发现,帮扶村农民参与乡村产业主要有两种模式:寿光南部的5个村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多数是农户承包形式,每个大棚年均收入10万元以上,农民经营性收入较高、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也较高;北部14个村村民承包土地大部分进行了流转,适龄劳动力大多在镇域范围内工业园打工,以工资性收入为主。虽然南部和北部产业模式和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不同,但寿光整体县域经济发展较好,农村人口流失率相对较低。

●农民参与乡村产业的路径

实践证明,通过农业产业化、就地城镇化等方式,乡村能够实现良序发展,农民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也能够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因此,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应研究农民深度参与乡村发展的途径,将乡村产业优势转化为乡村建设优势,可进行以下几方面探索:

一是高度重视用好土地托管模式,保留农民对土地的经营权益;二是结合社会资本投资农业项目的情况,研究探索通过法定程序确定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地位,通过农户再承包、入股分红等方式保障农民权益;三是运用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总之,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应把握好窗口期,在科学预判城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更精准地向乡村配置资源,特别是在补齐“硬件”基础设施短板的同时,更加注重“软件”公共服务和人力资本投入。同时,应研究农民深度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途径,真正做到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作者单位为潍坊市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机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