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丨城市公园,如何更好玩?
央视网消息:近日,《北京市公园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于市民在日常游园中遇到的这些“新老问题”,草案给出了怎样的答案?为公园植入市民所需的功能服务,又需要哪些层面的转变?
本次修订草案有5个关键词
北京市城市公园达1100家,可以说已成“千园之城”。老百姓基本可以做到推门见绿、推门入园,但与此同时,还有很多“新老问题”面临解决。如果给这次修订总结关键词,会是哪些?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侯晓蕾介绍,这次条例体现了整体的进步,对于整个公园领域而言,它其实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本次条例的修订体现出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
·花园城市。对于北京来说,现在花园城市已经完成了专项规划,同时也有整体的行动计划。所以北京这次公园条例的修订,也是在花园城市的基础上做的。
·城园共融。对于城市和公园而言,本身就应该交融在一起,这也体现了公园进一步的开放性。希望将来公园各个层面都能面对所有公众,对各种业态进行开放。
·全龄友好。现在的公园能够适应儿童、青年、中年,以及老年,全龄都能在公园中共融。
·公众参与。也就是说,公园的事务应该是全民的事务。
·与时俱进。公园需要与时俱进,跟随着这个时代以及公众的需求,进一步形成过程性的发展,这样它才会越来越好。
许多城市同一时间段制定公园有关法规条例
是巧合么?
这两年,不少城市都在纷纷修订制定跟公园有关的法规条例,为什么在同一个时间段大家都在做这件事?什么原因?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侯晓蕾认为,许多城市都在同一时间段,制定与公园有关的法规条例,这不是巧合、更多的是一种共识。共识来源于需求,所采用的视角就是如今城市更新的视角。
城市更新是当前的国家战略,公园的更新发展也是城市更新的一部分。公园作为城市绿色公共空间而言,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各个城市都在修订与公园相关的条例,这也代表着一种进步的共识。如今,城市能够走向精细化治理,是以人为本、为百姓谋福利的体现。
治理+运营
市场化因素让公园更好动起来
说到公园的管理、治理、服务,有没有可能更多的引入市场化的因素,让公园更好的动起来?
侯晓蕾介绍,将公园引入市场化因素指向了公园发展的另一个方向。从市场化的角度看,应该将思维从公园管理迈向公园治理+运营。公园是城市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应该自我造血才能维护下去。
希望公园有更多、更好的发展和可能性。未来融入多元需求之后,希望看到公园市场化运营一直在路上,同时进一步结合城市更新进行公园发展。
来源:央视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主办:重庆市风景园林学会承办:重庆立意园林咨询有限公司
- 学会电话:(023)68801472 63673736 63673738 63892447QQ:944865067
- 地址:重庆菜袁路205号世纪花城A栋3楼
- 渝ICP备11002947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28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