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工程分会园林工程分会2025年年会在赤峰顺利召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今年是国家“十四五”发展收官之年,也是园林行业迎来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机遇期。为深入探讨园林企业在城市更新浪潮中的发展新路径,分享实践经验,助力企业在新赛道中抢占先机,9月9日-12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工程分会2025年年会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顺利召开。9月9日下午召开了园林工程分会第八届二次全体委员工作会议。
本次年会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工程分会主办,赤峰风景园林学会承办,内蒙古绿华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内蒙古沐阳园林景观有限公司、内蒙古同人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恒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明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位园林工作者参会。
园林工程分会2025年年会
9月10日,以“城市更新背景下,园林企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实践”为主题的园林工程分会2025年年会邀请了多位业界专家学者、企业家与管理者从多维度分析探讨行业转型发展,分享前沿理念,交流实践成果。
开幕式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李如生、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廉国钊、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处长赵军、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工程分会会长马立强、内蒙古风景园林学会副会长胡玉成、赤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建设中心主任谭啸、赤峰市工商联副主席史伟以及赤峰市风景园林学会相关领导等嘉宾出席大会开幕式。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李如生、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处长赵军致大会开幕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工程分会会长马立强主持开幕式。
李如生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李如生在致辞中指出,园林行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对于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宜业宜居水平、历史文化传承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将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给园林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园林行业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深入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把握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和重点任务,持续开展百姓园林实践,助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
赵军
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处长
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处长赵军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这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对城市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这一宏大背景下,风景园林事业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内涵。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亮丽的风景线,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城乡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希望广大业界同仁凝聚发展共识,为我们园林行业在城市更新浪潮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注入强大的动力。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工程分会会长马立强主持开幕式
主旨报告
董珂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总工室主任、绿色城市研究所所长
报告题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学习与思考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共召开了5次中央(全国)城市工作会议。今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继2015年之后,党中央再次召开的最高规格的城市工作专题会议。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报告提出要深刻认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背景与阶段,准确把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目标与要求,全面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部署与任务,并指出要重点把握一个初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一个底线:严守城市安全韧性底线;一个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条路径: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一个理想:共筑中华文明诗意栖居。
谌利民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
报告题目:关于当前形势下园林生态行业的宏观思考
报告介绍了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建设生态文明制度的整体制度安排,从政策框架、具体措施、国际背景及未来展望四个维度系统梳理当前形势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对生态园林行业的影响,并从业务转型与多元化发展、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管理、区域市场深耕与拓展三个方面给生态园林行业提出应对建议。
报告强调,生态园林企业应积极把握政策机遇,主动进行业务转型与技术创新,优化财务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廉国钊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一级巡视员
报告题目:城市更新与花园城市背景下园林企业转型升级之路
当前我国城市迈入“存量更新”关键期,园林绿化同步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却面临多重困境。面对现状,北京以“森林环抱的花园城市”建设为抓手,推进城市总体规划第二阶段实施,明确“初步彰显、初步建成、全面建成”的递进目标,并围绕“六个坚持”推动园林绿化实现六大核心转变,为行业转型提供了实践样本。
针对行业困境,廉局在报告中指出,未来需从多维度探索转型路径:主动拓宽业务领域,深度对接城市更新需求;创新业务模式,积极尝试EPC、EPCO等模式;聚焦细分领域深耕细作,提升核心竞争力;转变发展思维,从传统“工程思维”转向“生态营建”;加强资源整合,增强承接综合类项目的能力,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吕志华
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总工
报告题目:城市更新驱动下企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发展新路径
城市更新的全面推进为园林行业打开了新的发展窗口。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主动求变,以“战略引领—技术赋能—模式升级”开辟企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新路径,实施双主业战略和全国化发展布局。
在城市更新方面,聚焦历史风貌保护区修复与数字技术赋能、城市生态空间更新营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积极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与技术赋能。此外,跨界拓展,实现多专业、多领域协同融合横向发展模式;转变思维,实现由“承包商”向“城市综合服务商”转型。与此同时,提升企业管理模式,通过精细化、数字化管理降本增效,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培育核心竞争力。
张秀
赤峰市住建局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
报告题目:赤峰园林,生态修复到智慧营城的创新实践
报告阐述了赤峰园林发展的“三部曲”:首步以生态修复为基础,通过科学绿化与系统治理重塑城市绿色基底;第二步是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系统整合绿地资源,建设公园、绿道,构建生态网络,使绿地成为提升市民幸福感的关键;第三步是以智慧、人文、生态的协同为导向,依托数字技术实现“一张图”管理绿化资源,融入文化特色增强市民的互动与归属,并持续优化生态网络韧性,实现“以绿营城”的升华。
从为城市“增绿”到为生活“添美”,再到为人与自然提供和谐共生的贴心服务,赤峰完成了一场从生态重塑到智慧新生的转型,为中国北方生态脆弱型城市的园林转型提供了宝贵范例。
专题发言
谈旭君
无锡文旅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
报告题目:园林驱动型城市更新的无锡实践与探索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无锡的园林建设实践致力于实现传统江南园林智慧与现代城市发展的有机对话。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核心理念,不再将园林视为独立的观赏客体,而是将其作为修复城市肌理、传承历史文脉、提升人居品质的“城市理疗术”,并在具体实践中探索出“择处、循势、织补、共生、永续”的匠新方法论。无锡的实践表明,新时期的园林建设通过空间理脉、文脉续写与生态赋能,成功实现了古典意境与现代功能的完美融合,为公园城市4.0时代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无锡样本”。
张峰亮
北京市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传统和创新赋能建造国优工程——台基厂项目介绍
台基厂文物修缮工程原为日本使馆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后期使用过程中不断改造、加建和老化损坏,局部已改变历史原貌。施工中,工程现场严格遵守修旧如故、最小干预的原则,科学有序开展修缮,及时邀请设计单位和文物专家研究论证,科学调整施工方案,确保修缮细节有理有据,最大限度地恢复文物历史风貌。修缮工作以创优质量标准为管控目标,坚持“事先策划,工艺优化,样板引路”的原则,通过推行样板间的实施,严格按照古建传统工艺施工,加强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提高文物修缮质量。该工程受到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的高度评价,已通过2025年鲁班奖评审。
颜军海
浙江金峨生态建设有限公司副总
报告题目:“镜涵虚碧,禅心自明”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雪窦山自然山水园的禅意营造
2024年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的成功举办,让雪窦山风景区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在世界佛教论坛筹备期间为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区域交通枢纽功能、文化展示功能、游客体验功能等,雪窦山风景区迎来了全方面改造。项目主理人通过深入挖掘佛教文化与自然山水园林的内涵,秉承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力求构建了一张面向世界的佛教文化与园林景观新名片。同时以提升其空间布局与文化表达能力,使之成为能够承载国际化交流的现代化佛教文化门户。
姚翔
广州市绿化有限公司总工办主任
报告题目:生态护岸赋能城市韧性——城市狭窄河道生态护岸改造施工工法解析
报告围绕城市狭窄河道生态护岸改造工法展开,重点阐述了其研究背景、技术特点、施工流程以及应用成效。该项工法的核心技术包括:一、新型护岸结构,结合生态与工程学原理,有效应对城市狭窄河道的特殊环境,提升河道稳定性和生态价值,改善城市水环境。二、生态植物墙架,通过模块化设计促进植被生长和生物多样性,营造绿色生态景观,提升城市美观度。三、高效滴灌装置,实现精准水肥管理,确保植物健康生长,减少资源浪费,进一步强化生态护岸效果。该项工法在推广应用典型案例中也实现了生态功能与景观提升双赢。
刘伟明
内蒙古沐阳园林景观有限公司总工
报告题目:传统园林建设到精品公园营造的蜕变——赤峰乌兰哈达、哈达和硕公园
乌兰哈达公园位于红山脚下滨水河畔,项目设计更注重功能多样性、生态性、包容性、科技性、公众参与性、可持续性,综合休闲、运动、文化展示、生态教育,结合农业景观,融入本地文化,是强调公共参与及关注生态环保与市民活动需求的综合类公园。园区占地131公顷,分南北两片,各1000亩,被誉为“城市中的大自然”。该项目荣获“2022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园林工程奖银奖,其中哈达桥桥面采用EPDM面层处理技术,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园内的秋叶园、人工湖、活力果林、折线广场、原生态松林、松果塔等,化城市喧嚣为岁月静好,在韵和律中守望着红山。南北两园在哈达桥的连接下,从空中望去犹如飘动的哈达,让人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主旨报告、专题发言环节分别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工程分会秘书长湛金锁(左)、内蒙古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赵守刚主持。
技术交流
9月11日至12日,参会代表分为两条路线——线路1:乌兰哈达公园示范项目、红山博物馆,以及线路2:乌兰布统桦木沟花海及木栈道示范项目、公主湖品质提升项目,交流学习赤峰生态修复、公园管养、科学施工等方面的创新经验与实践心得。
本次年会共设置5场主旨报告与5场专题发言,从不同维度围绕大会主题“城市更新背景下,园林企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实践”展开研讨,气氛热烈,收获良多。
园林工程分会第八届二次全体委员工作会议
9月9日下午召开了园林工程分会第八届二次全体委员工作会议。分会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及委员代表共计百余人参会。会议由园林工程分会秘书长湛金锁主持。
分会第八届会长马立强宣读《分会2024-2025年度工作汇报及下一年工作计划》,报告回顾了2024年年底至今分会开展的重要工作,并简要介绍了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分会主要工作计划。
随后举行了分会第八届副会长单位及委员单位授牌仪式。
会上还审议了分会委员变更、新增候选委员名单。园林工程分会会长马立强为新入选的5位委员颁发委员单位牌匾及委员证书。
随后,参会人员审议通过《园林工程分会牌匾及证书使用规定》。
会议最后,分会会长马立强表示,过去的一年,分会紧跟学会部署,锚定传承与发展,在党建引领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从顺利通过分支机构考核评估,到深度梳理2019至2023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园林工程获奖项目,提炼行业技术创新趋势,从持续开展义务植树+科普等惠民活动,到调研国际组织会员需求,从专题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到深入推进工法调研、交流评定每项成果,都离不开全体委员单位同心同力的支持。新审议的《园林工程分会牌匾及证书使用规定》是分会规范管理的重要保障,新吸纳的委员单位也将为分会的下一步工作以及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后续,分会将围绕工法推广、横向交流、服务会员等重点计划,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力风景园林行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供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工程分会
END
校核|边东昱
审核|贾建中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主办:重庆市风景园林学会承办:重庆立意园林咨询有限公司
- 学会电话:(023)68801472 63673736 63673738 63892447QQ:944865067
- 地址:重庆菜袁路205号世纪花城A栋3楼
- 渝ICP备11002947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282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