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浙江杭州余杭区下“竹”功夫 带动一方产业发展

作者: 浙江省林业局 时间:2023-4-14 阅读次数:1188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在杭州余杭,竹林风光是不能错过的风景。路过余杭区百丈镇,会看见蓊郁的竹海沿着村路从西往东延伸,高低起伏,苍翠挺拔,郁郁葱葱……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而正是这样的苍翠竹海,为余杭带来靓丽的同时也带来了竹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余杭区积极响应中央提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重点任务,凭借地处浙北、皖东的临安、安吉、余杭、德清、宁国、黄山、广德7个“中国竹子之乡”中心圈的优势,推动竹产业一二三产业发展,形成了一个竹资源、竹科技、竹贸易特色集聚的区域。2022年余杭区全年竹业产值40.13亿元,同比增长3.67%。

以“小分解点”推动“大产业链”

近日,走进百丈镇泗溪村姚沙坝,会发现原来散乱的荒地如今焕然一新,一个颇具规模的竹材加工分解点正准备投入试运行。这个7亩的加工点外部看起来虽然普普通通,内部却是“五脏俱全”——切割机床、传送带、储蓄仓等设备应有尽有。这些设备将被应用于毛竹原料的初级加工,周边山上采伐下来的原竹将被运送到分解点进行剖分、切片、拉丝……之后,加工成的产品会被运送到各竹产企业进行二次深加工。

为什么要在竹林周边布设分解点呢?

余杭区林业水利局林业改革和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李伟峰介绍:“原竹运输成本高,影响交通安全,只有经过初步加工,成为小体积的块状、条状才能大大减少运输成本,深加工企业直接可以进行利用,形成订单机制。据估算,泗溪村竹材分解点初加工能力能够达到2~3万吨/年。分解点不仅可以进行原竹的初步加工,还可以用于竹材收集堆放和储存。”

此前,对于竹材的初级加工是由零星散乱的小型企业兼顾作业,如今,余杭区的竹产业发展呈快速上升趋势,初加工能力已经无法满足竹产业的快速增长的需求,建设“机械化”的竹材分解点刻不容缓。为此,余杭区规划布点10个竹材分解点,目前,泗溪村竹材分解点已完成主体厂房建设、正在扫尾;赐璧村分解点已确定施工地块,正在编制建设方案。

“竹材分解点建设作为完善竹林经营的关键环节,不仅能有效降低竹材运输加工的成本,还为实现竹林固碳增汇提供优质资源保障,为进一步拓宽‘两山’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通道、持续推动共同富裕打下良好基础。”李伟峰说。

以“企业合作”推动“产业壮大”

竹材分解点将会与余杭区各大企业建立“订单”机制,从分解点加工好的产品会被运送到更大的“市场”。

竹筷子、竹碗、竹家具……在余杭区一家企业的展厅,能看到琳琅满目的产品。若不是亲眼所见,是完全无法相信在竹林里见到的细长毛竹竟能加工成大可承载重物、小可精致美观的竹产品。

“现在我们的竹材是从丽水运送来的,之后我们将与余杭当地竹材分解点建立‘订单’机制,实现从分解点到工厂的‘无缝衔接’,大大节省生产运输成本,并以设计对产品赋能,推动文化创意与传统餐厨具的深度融合,获得市场认可,从而带动上游竹木产业发展。”企业负责人介绍。

余杭区还将与区内的多家竹材精深加工企业积极对接联系,建立“订单”,让竹材原料能够又快又稳地投入企业生产中。此外,还达成竹材、剩余物等供需合作意向,将在百丈镇建设年产5万立方米竹木新型托盘项目,利用原竹和剩余物进行生产。

以“区域特色”推动“文旅融合”

竹海漂流、竹艺小镇、竹文化课堂……这些带有“竹”元素的旅游项目逐渐因为余杭区竹产业的壮大进入杭州市周边群众的视野。

夏季,到双溪竹海漂流避暑再好不过,双溪漂流一向有“江南第一漂”之称,不仅有悠闲的竹筏漂流,还有刺激的皮筏漂流;平天堂森林古道一路石阶古山道,两侧茂密挺拔的毛竹是每个季节难得的亮色;茅塘景区是深藏于大山的古村落,既有保存完好的新四军随军被服厂旧址、古私塾旧址,也有“编草鞋”“织竹篮”“编竹伞”等农村生活展示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得到了传承。

这些旅游景点各有特色,是余杭盘活“竹”资源的缩影。

一直以来,余杭区依托竹林资源逐渐形成三个集聚区:以百丈镇、黄湖镇、鸬鸟镇为重点的竹制品加工集聚区,主打产品竹席、竹窗帘、装饰材、基质;以径山镇、瓶窑镇为重点的早竹笋业生产培育集聚区,主要产品早竹笋、白哺鸡笋、野山笋干;以中泰街道为重点的苦竹笛竹加工集聚区,主要产品为笛、萧。三大集聚区产业细化分工,特色鲜明,对整个区域的文旅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依托余杭三大集聚区优势以及党建引领优势,余杭区在西部打造整片的生态“竹”旅游景区,积极开展徒步游、自然教育活动,开辟了百丈好竹艺小镇、双溪竹海漂流、百丈釜托寺竹景、山沟沟竹乡山寨、径山竹林休闲等竹生态旅游景点,竹区综合旅游收入占全区旅游总收入较大比重,依托优美竹林生态资源建设的宾馆、星级农家乐有300余家。据估算,竹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产值可达3.22亿元/年。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机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