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园林 >> 正文

灯笼花

作者: 文章编辑/王莉 时间:2024-10-30 阅读次数:1077

101.jpg

102.jpg

103.jpg

104.jpg

灯笼花,学名Abutilonstriatum,又名金铃花、网花苘麻、红脉苘麻等。

锦葵科苘麻属多年生常绿植物。开花时花梗下垂,整花如吊着的金色铃子而得名,又因其形似吊着的灯笼,故名灯笼花。

1/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达1米。叶掌状3-5深裂,直径5-8厘米,裂片卵状渐尖形,两面均无毛或仅下面疏被星状柔毛;叶柄长3-6厘米,无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下垂,花萼钟形,长约2厘米,裂片5;花钟形,桔黄色,具紫色条纹,长3-5厘米,直径约3厘米,花瓣5,倒卵形,外面疏被柔毛;雄蕊柱长约3.5厘米,花药褐黄色,多数,集生于柱端,花期5-10月。  

2/产地与分布

原产南美洲的巴西、乌拉圭等地。现我国福建、浙江、江苏、湖北、北京、辽宁等地各大城市栽培,供园林观赏用,华南及西南露地栽培。

3/生长习性

灯笼花喜欢在温暖湿热的气候下生长,不耐寒。对光照要求也较高,喜欢阳光,耐阴能力较差。夏季高温(35℃以上)容易引起植株缺水造成叶子干黄,严重枝叶干枯;可以经受-2℃的低温,越冬最低为3-5℃。

4/栽培管理

4.1栽培环境与土壤:灯笼花的管理比较粗放,在全日照、大水、大肥的条件下生长最旺盛。栽培地点尽量选择在开敞全光照区域,丛植或孤植于屋檐、墙垣边点缀,因其耐修剪的特征,或借助钢网攀爬作为花墙、绿墙。对土壤要求不高耐瘠薄,但以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较好。

4.2水肥管理:灯笼花的水分管理与普通开花植物相同,浇水遵循见干见湿原则,冬季可减少浇水频率;喜肥,生长旺盛,易徒长,故肥料以复合肥料为主,不可偏施氮肥;可根据长势可于秋季花后或春季花芽萌发前施用腐熟有机肥,施用量依植株大小而定。开花前至开花期每10-15天施用磷钾肥1次,可保花繁叶茂。

4.3植株修剪:灯笼花长势茂盛,适时修剪可使其整植株形态丰满,又可增加开花量。一般幼龄植株须打顶,增加侧枝,扩大树冠,促进开花。当植株长到80cm左右,花基本开完时,要重剪,仅留下部数节,对于从下部长出不久,尚未开花的侧枝则应保留。剪后加强水肥管理3-4周后植株恢复株型,温度、水肥适宜可全年开花。

5/繁殖方法

灯笼花的繁殖以扦插为主。  

5.1扦插时间:4月至10月均可进行,插繁殖最佳时间为4月至6月,扦插成活率较高,萌芽、生根时间最短。

5.2插穗选择:选择1-2年生健壮枝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嫩枝作插穗,每段约15-20厘米,去掉下部叶,插入土中1/2或1/3深,插于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生长。插条经25天-35天即生根。插后注宜浇水,遮荫,经常往叶面喷水,并注意摘心,促使多发侧枝。

6/主要价值

6.1观赏价值:灯笼花枝条柔软,绿叶婆娑,花开绚烂艳丽,形如古钟而下垂,橘黄色而具紫色条纹,色彩鲜艳,迎风摇曳,美丽可爱;金铃花花期长,花形、花色均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园林中适于丛植观赏,可点缀于林缘,或作花篱,亦可盆栽观赏。

6.2药用价值:它的花和叶也可作医药。可以活血和化瘀,舒筋通络,并且可用于日常的损伤与跌打。

6.3经济价值:灯笼花茎皮纤维可加工编织用品。 

(文章编辑/王莉 图片/来自网络)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机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