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杭州市编修市级地标 守护杭城“绿色活化石”

作者: 杭州市林水局 时间:2024-12-5 阅读次数:582

在杭州这座充满历史韵味与山水灵秀的城市,大街小巷、古刹园林间,屹立着众多古树名木。它们犹如沉默而坚毅的时光守护者,用苍劲的枝干、斑驳的树皮,镌刻下岁月的漫长轨迹,承载着深厚的自然与人文价值。然而,时光流转、环境变迁、树龄增大,古树名木生长势日趋衰弱,为确保这些“绿色活化石”能持续焕发生机,新修订的杭州市级标准《古树名木健康诊断技术规程》应运而生,为持续守护杭城绿色瑰宝筑牢科学根基。

  

一是一份精准“体检表”,洞悉古树“健康密码”。

《古树名木健康诊断技术规程》恰似为古树名木量身定制的专属“体检表”。过往,评判古树状况多凭经验、靠肉眼粗略观测,诊断指标不够全,难以精准把握其“内里乾坤”。如今,规程进一步明确了从外观形态到内部生理机能多维度、更具操作性的诊断指标。枝干的倾斜度、树皮的完整与开裂程度、树叶的色泽与疏密,乃至根系活力检测、木材腐朽状况勘查,各项细致入微的量化标准一应俱全,如同精密医学检查,不放过一丝“健康隐患”,让每棵古树的真实状态清晰展露,为科学开展养护救护铺就了“健康密码”。

  

二是护航杭城“活化石”,传承古树“双重遗产”。

杭州的古树名木,是自然生态链上的关键一环,更是活着的历史文化典籍,是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西湖边,那历经千年风雨依旧葱茏的古樟,见证过多少文人墨客的雅集吟诵;灵隐寺旁,苍劲古柏仿若在低语着往昔的禅意悠悠。这份技术规程的编修,绝非纸上条文,而是切实保障这些生态与人文珍宝存续的坚实护盾。通过严谨诊断、分类施策,衰弱的古树能及时“滋养复壮”,濒危者有望“妙手回春”,让杭州独特的“城市绿脉”绵延不绝,将自然馈赠与人文化遗迹稳稳地得以赓续。

  

三是全民来当“守护人”,你我共赴“绿色约定”。

《古树名木健康诊断技术规程》不只是专业领域准则,也是全民参与保护的“邀请函”。标准明晰公开,市民游客能依此洞察身边古树健康状况,化身“民间守护人”。当你漫步街头,若发现古树枝叶异常、树干有异样损伤,对照规程即可敏锐察觉,第一时间联系管理部门;学校、社区也能借此开展科普课堂,让孩子们从小熟知古树价值、领悟守护意义,于点滴间凝聚起全社会呵护古树名木的磅礴力量。《古树名木健康诊断技术规程》已然奏响守护新乐章,我们将携手行动,用科学、用热爱、用责任,护古树绿色常青,续杭城文化古韵。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机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二维码

会员之家

学会简介 组织机构 团体入会 个人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