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古树名木最美中国记忆 | 四川绵阳探索古树幼树繁育栽培技术

作者: 时间:2024-12-16 阅读次数:587

近日,四川省绵阳市林科中心联合绵阳师范学院实施绵阳市千年古树种质资源保护和繁育项目,通过收集、筛选绵阳千年古树种质资源,探索快速培育古树幼树的繁育和栽培技术,培育优质古树幼苗。

  古树名木历经千百年,是研究当地古气候、植物分布和生态变化的重要实证资料,为众多领域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实施古树幼树的繁育和栽培,不仅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和保证各生命进程,还为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来源,是对孑遗、濒危古树保护及利用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为推进绵阳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绵阳市林业科技推广中心、绵阳师范学院联合筹建了涪江流域古树名木研究中心,并被认定为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24年7月,按照《四川省千岁古树名木保护三年行动方案》中“收集、筛选千岁古树名木种质资源,建立种子库和基因保存资源圃,探索快速培育古树幼树的繁育栽培技术手段”的要求,绵阳市林科中心探索快速培育古树幼树繁育栽培技术,建立古树管护长效机制。绵阳市林业局、市财政局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林长制激励资金20.95万元。

  据统计,绵阳市现有登记建档挂牌古树名木14703株。其中千岁以上古树74株,隶属10科11属13种,包括柏科柏属的柏木56株、银杏科银杏属的银杏8株,国家重点保护一级野生植物2种(红豆杉、银杏)、二级保护野生植物1种(香果树)。(张杨 查维)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机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二维码

会员之家

学会简介 组织机构 团体入会 个人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