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城市花境植物材料评价筛选研究
花境起源于英国,是模拟自然界林缘地带各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状态,以多年生球宿根花卉为主,经艺术提炼的一种自然式斑块种植形式[1-3]。近年来,花境这一植物景观形式在我国城市绿化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花境植物种类和品种也在不断的丰富与扩展。重庆市正在大力实施“增绿添园”、“增花添彩”行动,我县也持续深入推进城市花境打造工作,利用道路及公园空地精心打造花境,不断提升城市颜值。因此需要加大对花境植物选择与应用研究,使城市花境在植物品种上更加丰富、形式多样、抗逆性强、管理粗放,同时也让花境具有更好的观赏效果[4]。层次分析法是一种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方式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把复杂问题分解为各组成因素,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种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甚至子指标层等[5-6]。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建立花境植物景观价值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垫江县73种花境植物的景观价值进行观赏性、适应性、资源潜力的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在本地区花境中应用的优良品种,丰富垫江县花境植物种类,同时提升花境景观的观赏性和品质,降低市政园林绿化管护成本,为今后在垫江建设节约长效型花境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2020年-2021年,垫江县园林绿化发展中心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先后在垫江牡丹湖湿地公园、天宝寨森林公园、文笔湖公园、玉鼎大道、三合大道、文笔大道、明月大道等地打造了10余个花境,面积约20000㎡(见图1-6)。对垫江县全部花境进行实地调研后,选出层次结构多样、植物品种丰富的十个样地,采用全面调查法,在栽植完成后三年内定期对样地内的花境植物生长情况进行实地调查。
1.1.1样地调查内容与方法:
逐一对各样地内的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进行细致调查、拍摄照片并整理成表格,具体需要统计的内容有:植物种名、植株高度、冠幅、花量、花色、花朵尺寸、叶片情况(有无萎蔫、黄点、焦边)、叶色、病虫害情况、光照情况(全光照、半阴、荫蔽)、生长势(好、一般、差)、是否遇到极端天气。
1.1.2样地调查工具
本次样地调查中使用到的主要工具有:技术图纸(各花境总平面图)、参考网站(《中国植物志》)、植物识别软件(“形色”APP或“花伴侣”APP)、相机、钢卷尺、皮卷尺等。
根据植物对垫江县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以节约、长效为目标,初步筛选出百子莲、紫娇、木春菊、细叶芒、常绿矮蒲苇等垫江花境应用植物共73种作为评价对象,这73个种隶属于38科55属,从科的组成看来,禾本科、菊科及天门冬科种类最多,其余各科种类均较少。其中一二年生花卉2种,多年生草本37种,灌木24种,观赏草10种,表明多年生草本在花境种占有主导地位。
1.2 研究方法
目标层(A) | 准则层(C) | 指标层(P) | 方案层(D) |
花境植物景观价值评价 | 观赏性(C1) | 株形(P1),花形(P2)、花色(P3)、花期(P4)、观叶效果(P5) | 73种待评价的花境植物 |
适应性(C2) | 耐寒性(P8)、耐热性(P9)、抗旱性(P10)、抗病性(P11) | ||
资源潜力(C3) | 资源量(P12)、再生能力(P13)、繁殖难易(P14)、栽培难易(P15) |
表1 花境植物景观价值层次结构综合评价模型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花境植物景观价值综合评价。在参考相关文献[5]及咨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将花境植物景观价值综合评价作为目标层A,将观赏性、适应性及资源潜力作为准则层C,筛选出13个评价因子(如株形、花色、抗旱性、繁殖难易等)作为具体评价指标,草本植物花境应用价值的递阶层次结构综合评价模型(表1);其次采用成对比较法,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ω),并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将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与该准则层的权重值进行加权综合,得到总排序权值;最后根据1~3分制评价标准,将评价指标的总排序权值与具体指标评分值进行加权综合,即得出花境植物的综合评价值。
2/评价过程与结果
2.1判断矩阵的构造及一致性检验
层次模型 | ω | 一致性检验 | ||||||
A-C | C1 | C2 | C3 | |||||
C1观赏性 | 1 | 1/2 | 3 | 0.32 | λmax=3.018 | |||
C2适应性 | 2 | 1 | 4 | 0.56 | CI=0.009 | |||
C3资源潜力 | 1/3 | 1/4 | 1 | 0.12 | CR=0.01<0.10 | |||
C1-P | P1 | P2 | P3 | P4 | P5 | |||
P1株形 | 1 | 7 | 3 | 4 | 5 | 0.49 | λmax=5.078 | |
P2花形 | 1/7 | 1 | 1/4 | 1/3 | 1/2 | 0.05 | CI=0.02 | |
P3花色 | 1/3 | 4 | 1 | 2 | 3 | 0.22 | CR=0.017<0.10 | |
P4花期 | 1/4 | 3 | 1/2 | 1 | 2 | 0.14 | ||
P5观叶效果 | 1/5 | 2 | 1/3 | 1/2 | 1 | 0.09 | ||
C2-P | P6 | P7 | P8 | P9 | ||||
P6耐寒性 | 1 | 1/5 | 1/3 | 1/2 | 0.09 | λmax=4.021 | ||
P7耐热性 | 5 | 1 | 2 | 4 | 0.51 | CI=0.007 | ||
P8耐旱性 | 3 | 1/2 | 1 | 2 | 0.26 | CR=0.007<0.10 | ||
P9抗病性 | 2 | 1/4 | 1/2 | 1 | 0.14 | |||
C3-P | P10 | P11 | P12 | P13 | ||||
P10资源量 | 1 | 1/ | 1/3 | 1/5 | 0.09 | λmax=4.014 | ||
P11再生能力 | 2 | 1 | 1/2 | 1/3 | 0.16 | CI=0.004 | ||
P12繁殖难易 | 3 | 2 | 1 | 1/2 | 0.27 | CR=0.005<0.10 | ||
P13栽培难易 | 5 | 3 | 2 | 1 | 0.48 |
表2 判断矩阵及其一致性检验
在AHP综合评价体系中,各评价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基础信息是构造判断矩阵的重要前提。本评价体系在参考垫江县园林绿化发展中心和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准则层3个因素和指标层13个因素分别进行评判,并采用1~9比率标度使之定量化,最终构造出4个两两比较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分别得出4个判断矩阵各指标的权重值(ω)和最大特征根(λmax),见表2。
由于人们对事物认知具有多样性和主观性,一致性检验是判断矩阵评价结果有效性的保证。在AHP评价体系中,以CI作为标度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指标:CI=(λmax-n)/(n-1),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以CI与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比值CR作为其一致性比率:即CR=CI/RI,其中RI值通常由实际经验给定,可查询1-10阶对应数值[6],本研究4个判断矩阵涉及到的RI值分别为:0.52(A-C)、1.12(C1-P)、0.89(C2-P)以及0.89(C3-P)。若CR<0.10,则认为该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否则应调整。由表2可知,4个判断矩阵的CR值均小于0.01,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2.2层次总排序权值的求解
层次总排序权值为同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次的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数值[7]。将层次P中各指标权重值与其对应的层次C中的指标权重值相乘,可计算出各评价指标(P)相对于目标层(A)的相对重要性权值,即层次总排序权值。
目标层A | 层次C | ω | 层次P | ω | 总排序权值 | 排序 |
A | C1 | 0.32 | P1 | 0.49 | 0.157 | 2 |
P2 | 0.05 | 0.016 | 12 | |||
P3 | 0.22 | 0.07 | 5 | |||
P4 | 0.14 | 0.045 | 8 | |||
P5 | 0.09 | 0.029 | 10 | |||
C2 | 0.56 | P6 | 0.09 | 0.05 | 7 | |
P7 | 0.51 | 0.289 | 1 | |||
P8 | 0.26 | 0.146 | 3 | |||
P9 | 0.14 | 0.078 | 4 | |||
C3 | 0.12 | P10 | 0.09 | 0.011 | 13 | |
P11 | 0.16 | 0.019 | 11 | |||
P12 | 0.27 | 0.032 | 9 | |||
P13 | 0.48 | 0.058 | 6 |
表3 标准层(P)对于目标层(A)的总排序权值
由表3可知,13个评价因素以P7(耐热性)、P1(株形)、P8(耐旱性)、P9(抗病性)、P3(花色)、P13(栽培难易)最重要,说明这6个因素是评价花境植物应用景观价值的最主要指标。在花境植物应用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耐热性、株型,其次是耐旱性、抗病性,最后考虑花色、栽培难易等其他因素。
2.3评分标准的制定
评价指标 | 分值 | ||
3 | 2 | 1 | |
株形 | 优美 | 效果一般 | 效果不佳 |
花形 | 3cm以上,量多 | 1-3cm,量一般 | 1cm以下,花小,难以观赏 |
花色 | 鲜艳 | 一般 | 花色不显眼或无花 |
花期 | 4个月以上 | 2~3个月 | 2个月以下或不开花 |
观叶效果 | 叶形奇特或叶色鲜艳,观赏性好 | 一般 | 叶稀疏或叶色较暗,观赏性差 |
耐寒性 | 抗冻能力强,植株在当地能多年生长 | 抗冻能力较强,一般年份无冻害,可多年生长 | 植株在当地不能露地过冬,作一年生栽培 |
耐热性 | 耐热性强 | 一般 | 不耐热 |
耐旱性 | 耐长期干旱环境 | 长期干旱需浇灌 | 需经常浇灌 |
抗病性 | 植株生长健康,无病害 | 植株有病害但不影响生长 | 易发生病害,影响生长 |
资源量 | 丰富 | 一般 | 很少 |
再生能力 | 强 | 一般 | 弱 |
繁殖难易 | 容易 | 一般 | 难 |
栽培难易 | 容易 | 一般 | 难 |
表4 花境植物各具体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序权值
通过对垫江县花境植物的观赏性、适应性及资源潜力充分调研,在参考文献和征集垫江县园林绿化发展中心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各因子的1~3分制评分标准[8],具体评分标准见表4。
2.4评价结果与分级
序号 | 中文名 | 拉丁学名 | 科属名 | 类型 | 综合评分 | 评价等级 |
1 | 紫娇花 | Tulbaghia violacea Harv. | 石蒜科紫娇花属 | 多年生草本 | 2.659 | Ⅰ |
2 | 百子莲 | Agapanthus africanus Hoffmgg. | 石蒜科百子莲属 | 多年生草本 | 2.872 | Ⅰ |
3 | 花叶玉簪 | Hosta plantaginea (Lam.) Asch. | 天门冬科玉簪属 | 多年生草本 | 2.174 | Ⅱ |
4 | 狐尾天门冬 | Asparagus densiflorus ‘Myersii’ | 天门冬科天门冬属 | 多年生草本 | 2.71 | Ⅰ |
5 | 金边阔叶麦冬 | Ophiopogon japonicus (L. f.) Ker Gawl. | 天门冬科沿阶草属 | 多年生草本 | 2.159 | Ⅱ |
6 | 松果菊 | Echinacea purpurea (L.) Moench | 菊科松果菊属 | 多年生草本 | 2.198 | Ⅱ |
7 | 小丽花 | Dahlia pinnata ‘Nana’ | 菊科大丽花属 | 多年生草本 | 1.412 | Ⅲ |
8 | 蛇鞭菊 | Liatris spicata (L.) Willd. | 菊科蛇鞭菊属 | 多年生草本 | 2.004 | Ⅱ |
9 | 银叶菊 | Jacobaea maritima (L.) Pelser & Meijden | 菊科疆千里光属 | 多年生草本 | 1.626 | Ⅲ |
10 | 金鸡菊 | Coreopsis basalis (A. Dietr.) S. F. Blake | 菊科金鸡菊属 | 多年生草本 | 2.553 | Ⅰ |
11 | 墨西哥鼠尾草 | Salvia leucantha Cav. | 唇形科鼠尾草属 | 多年生草本 | 2.227 | Ⅱ |
12 | 超级一串红 | Salvia splendens Ker Gawl. | 唇形科鼠尾草属 | 多年生草本 | 2.503 | Ⅰ |
13 | 蓝花鸢尾 | Iris tectorum Maxim. | 鸢尾科鸢尾属 | 多年生草本 | 2.396 | Ⅰ |
14 | 花叶玉蝉 | Iris ensata ‘Variegata’ | 鸢尾科鸢尾属 | 多年生草本 | 2.163 | Ⅱ |
15 | 山桃草 | Gaura lindheimeri Engelm. et A. Gray | 柳叶菜科月见草属 | 多年生草本 | 2.238 | Ⅱ |
16 | 山菅兰 | Dianella ensifolia (L.) DC. | 阿福花科山菅兰属 | 多年生草本 | 2.572 | Ⅰ |
17 | 高杆翠芦莉 | Ruellia simplex C.Wright | 爵床科芦莉草属 | 多年生草本 | 2.342 | Ⅰ |
18 | 桑托斯马鞭草 | Verbena ‘Santos Purple’ | 马鞭草科马鞭草属 | 多年生草本 | 2.035 | Ⅱ |
19 | 细叶美女樱 | Glandularia tenera (Spreng.) Cabrera | 马鞭草科美女樱属 | 多年生草本 | 2.011 | Ⅱ |
20 | 矾根 | Heuchera hybrid Hort. | 虎耳草科矾根属 | 多年生草本 | 1.973 | Ⅲ |
21 | 宿根六倍利 | Lobelia speciosa Sweet | 桔梗科半边莲属 | 多年生草本 | 1.571 | Ⅲ |
22 | 须苞石竹 | Dianthus barbatus L. | 石竹科石竹属 | 多年生草本 | 1.6 | Ⅲ |
23 | 天竺葵 | Pelargonium hortorum L. H. Bailey | 牻牛儿苗科天竺葵属 | 多年生草本 | 1.982 | Ⅲ |
24 | 金边吊兰 | Chlorophytum comosum ‘Variegatum’ | 天门冬科吊兰属 | 多年生草本 | 2.533 | Ⅰ |
25 | 金叶佛甲草 | Sedum lineare ‘Gold Mound’ | 景天科景天属 | 多年生草本 | 1.503 | Ⅲ |
26 | 金叶石菖蒲 | Acorus gramineus ‘Ogan’ | 菖蒲科菖蒲属 | 多年生草本 | 2.177 | Ⅱ |
27 | 金丝薹草 | Carex oshimensis ‘Evergold’ | 莎草科薹草属 | 多年生草本 | 1.842 | Ⅲ |
28 | 蓝雪花 | Ceratostigma plumbaginoides Bunge | 白花丹科蓝雪花属 | 多年生草本 | 1.894 | Ⅲ |
29 | 花烟草 | Nicotiana alata Link et Otto | 茄科烟草属 | 多年生草本 | 2.03 | Ⅱ |
30 | 香彩雀 | Angelonia angustifolia Benth. | 车前科香彩雀属 | 多年生草本 | 1.612 | Ⅲ |
31 | 穗花婆婆纳 | Veronica spicata | 玄参科婆婆纳属 | 多年生草本 | 1.523 | Ⅲ |
32 | 肾蕨 | Nephrolepis cordifolia (L.) C. Presl | 肾蕨科肾蕨属 | 多年生草本 | 2.297 | Ⅱ |
33 | 巢蕨 | Asplenium nidus L. | 铁角蕨科铁角蕨属 | 多年生草本 | 1.727 | Ⅲ |
34 | 花叶艳山姜 | Alpinia zerumbet (Pers.) Burtt. et Smith | 姜科山姜属 | 多年生草本 | 2.3 | Ⅰ |
35 | 花叶美人蕉 | Canna indica L. | 美人蕉科美人蕉属 | 多年生草本 | 2.293 | Ⅱ |
36 | 鹤望兰 | Strelitzia reginae Aiton | 鹤望兰科鹤望兰属 | 多年生草本 | 2.239 | Ⅱ |
37 | 醉蝶花 | Tarenaya hassleriana (Chodat) Iltis | 白花菜科白花菜属 | 一年生草本 | 1.755 | Ⅲ |
38 | 藿香蓟 | Ageratum conyzoides L. | 菊科藿香蓟属 | 一年生草本 | 1.808 | Ⅲ |
39 | 花叶络石 |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Lem. | 夹竹桃科络石属 | 藤本 | 2.197 | Ⅱ |
表5 垫江县39种草本植物花境应用综合评价分值与评价等级
序号 | 中文名 | 拉丁学名 | 科属名 | 类型 | 综合评分 | 评价等级 |
1 | 灯芯草 | Juncus effusus L. | 灯芯草科灯芯草属 | 观赏草 | 2.049 | Ⅱ |
2 | 银边草 | Arrhenatherum elatius f. variegatum | 禾本科燕麦草属 | 观赏草 | 2.031 | Ⅱ |
3 | 小兔子狼尾草 | 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Little Bunny’ | 禾本科狼尾草属 | 观赏草 | 2.012 | Ⅱ |
4 | 狼尾草 | 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L.) Spreng. | 禾本科狼尾草属 | 观赏草 | 2.08 | Ⅱ |
5 | 细叶芒 | Miscanthus sinensis ‘Gracillimus’ | 禾本科芒属 | 观赏草 | 2.749 | Ⅰ |
6 | 斑叶芒 | Miscanthus sinensis ‘Zebrinus’ | 禾本科芒属 | 观赏草 | 2.749 | Ⅰ |
7 | 常绿矮蒲苇 | Cortaderia selloana ‘Pumila’ | 禾本科蒲苇属 | 观赏草 | 2.828 | Ⅰ |
8 | 花叶矮蒲苇 | Cortaderia selloana ‘Silver Comet’ | 禾本科蒲苇属 | 观赏草 | 2.857 | Ⅰ |
9 | 粉黛乱子草 | Muhlenbergia capillaris Trin. | 禾本科乱子草属 | 观赏草 | 2.01 | Ⅱ |
10 | 蓝羊茅 | Festuca glauca Vill. | 禾本科羊茅属 | 观赏草 | 1.712 | Ⅲ |
表6 垫江县10种观赏草植物花境应用综合评价分值与评价等级
将每项指标对应的评分值与各评价指标本身的权重值加权计算,得出73种花境植物的综合评价得分(表5、表6),如百子莲的各指标得分为:P1=3分,P2=3分,P3=3分,P4=1分,P5=2分,P6=3分,P7=3分,P8=3分,P9=3分,P10=3分,P11=3分,P12=3分,P13=3分,则其综合评分值为:3×0.175+3×0.016+3×0.07+3×0.045+3×0.029+3×0.05+3×0.289+3×0.146+3×0.078+3×0.011+3×0.019+3×0.032+3×0.058=2.872分。
序号 | 中文名 | 拉丁学名 | 科属名 | 类型 | 综合评分 | 评价等级 |
1 | 金丝桃 | Hypericum monogynum L. | 金丝桃科金丝桃属 | 灌木 | 2.755 | Ⅰ |
2 | 绣球荚蒾 | Viburnum keteleeri ‘Sterile’ | 荚蒾科荚蒾属 | 灌木 | 2.674 | Ⅰ |
3 | 红花檵木 | 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 Yieh | 金缕梅科檵木属 | 灌木 | 2.671 | Ⅰ |
4 | 红叶石楠 | Photinia × fraseri Dress | 蔷薇科石楠属 | 灌木 | 2.6 | Ⅰ |
5 | 木春菊 | Argyranthemum frutescens (L.) Sch.-Bip | 菊科木茼蒿属 | 灌木 | 2.53 | Ⅰ |
6 | 溪畔白千层 | Melaleuca bracteata F.Muell. | 桃金娘科白千层属 | 灌木 | 2.5 | Ⅰ |
7 | 银姬小蜡 | Ligustrum sinense var. variegatum | 木樨科女贞属 | 灌木 | 2.443 | Ⅱ |
8 | 鸳鸯茉莉 | Brunfelsia brasiliensis (Spreng.) L. B. Sm. & Downs | 茄科鸳鸯茉莉属 | 灌木 | 2.43 | Ⅱ |
9 | 海桐 | Pittosporum tobira (Thunb.) W. T. Aiton | 海桐科海桐属 | 灌木 | 2.404 | Ⅱ |
10 | 无尽夏绣球 | Hydrangea macrophylla ‘Endless Summer’ | 绣球科绣球属 | 灌木 | 2.402 | Ⅱ |
11 | 锦绣杜鹃 | Rhododendron × pulchrum Sweet | 杜鹃花科杜鹃花属 | 灌木 | 2.306 | Ⅱ |
12 | 印度野牡丹 |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L. | 野牡丹科野牡丹属 | 灌木 | 2.295 | Ⅱ |
13 | 茶梅 | Camellia sasanqua Thunb. | 山茶科山茶属 | 灌木 | 2.266 | Ⅱ |
14 | 棕竹 | Rhapis excelsa (Thunb.) A. Henry | 棕榈科棕竹属 | 灌木 | 2.253 | Ⅱ |
15 | 光叶子花 | Bougainvillea glabra Choisy | 紫茉莉科叶子花属 | 藤状灌木 | 2.245 | Ⅱ |
16 | 龟甲冬青 | Ilex crenata var. convexa Makino | 冬青科冬青属 | 灌木 | 2.226 | Ⅱ |
17 | 彩叶杞柳 | Salix integra ‘Hakuro Nishiki’ | 杨柳科柳属 | 灌木 | 2.189 | Ⅱ |
18 | 牡丹 | Paeonia × suffruticosa Andrews | 芍药科牡丹属 | 灌木 | 2.173 | Ⅱ |
19 | 南天竹 | Nandina domestica Thunb. | 小檗科南天竹属 | 灌木 | 2.168 | Ⅱ |
20 | 迷迭香 | Rosmarinus officinalis L. | 唇形科迷迭香属 | 灌木 | 2.107 | Ⅱ |
21 | 中华蚊母树 | Distylium chinense (Franch. ex Hemsl.) Diels | 金缕梅科蚊母树属 | 灌木 | 2.049 | Ⅱ |
22 | 比利时杜鹃 | Rhododendron ‘Hybrida’ | 杜鹃花科杜鹃花属 | 灌木 | 2.037 | Ⅱ |
23 | 现代月季 | Rosa hybrida E.H.L.Krause | 蔷薇科蔷薇属 | 灌木 | 1.999 | Ⅲ |
24 | 朱蕉 | Cordyline fruticosa (L.) A. Chev. | 天门冬科朱蕉属 | 灌木 | 1.997 | Ⅲ |
表7 垫江县24种灌木花境应用综合评价分值与评价等级
根据综合评分值,将73种花境植物的景观价值划分为3个等级,草本植物各级分值(J)依次为:Ⅰ级,J≥2.3,Ⅱ级,2.0≤J<2.3,Ⅲ级,1.3≤J<2.0;观赏草类各级分值(J)依次为:Ⅰ级,J≥2.7,Ⅱ级,2.0≤J<2.7,Ⅲ级,1.7≤J<2.0;灌木类各级分值(J)依次为:Ⅰ级,J≥2.5,Ⅱ级,2.0≤J<2.5,Ⅲ级,1.9≤J<2.0。从综合评价的结果来看,Ⅰ级为花境应用价值高的种类,草本植物共10种,观赏草类共4种,灌木类共6种;Ⅱ级为花境应用价值较高的种类,草本植物共15种,观赏草类共5种,灌木类共16种;Ⅲ级为花境应用价值一般的种类,草本植物共14种,观赏草类共1种,灌木类共2种。(表7)
3/结果与讨论
本文通过AHP法建立了垫江县花境植物景观价值综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在考虑垫江县自然气候、花境植物应用要求、花境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分别从观赏性、适应性和资源潜力三个方面筛选出13个评价因子对垫江县花境植物景观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准则层(C)中三大因素的权重值大小关系为:适应性>观赏性>资源潜力,指标层(P)的13个因子中,P7(耐热性)、P1(株形)、P8(耐旱性)、P9(抗病性)、P3(花色)、P13(栽培难易)6个因子权重值最大。垫江县致力于推行节约型园林建设,使城市园林建设以最少的资源、能源和人力投入,获取最大的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益,且本研究最终目的是筛选出适合垫江生态环境、景观价值高的花境植物,丰富垫江县花境植物种类,同时提升花境景观的观赏性和品质,降低城市园林绿化管护成本,为今后花境建设在重庆城市园林发展应用提供参考,而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降低花境对维护的要求[10],故适应性是花境植物应用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其次是观赏性,最后是资源潜力。在适应性方面,垫江县隶属重庆市,地处重庆市东北部,夏季高温,常有干旱发生,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2.1℃,有时会经历连续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故花境植物的耐热性与耐旱性最为重要。花境的观赏性主要体现在其丰富的色彩、层次感和生态美学价值上,故花境植物的株形、花色也相对重要。
3.1草本植物
根据花境植物栽植后的连续三年实地调研记录和垫江县花境植物综合评价值(表5),将39种草本植物划分为3个等级:Ⅰ级(J≥2.3)为垫江县花境应用价值高的植物,共11种,这11种植物具有很高的适应性,花的观赏性也高,且花境应用价值较为突出,如百子莲、蓝花鸢尾易于繁殖,春夏季开花,且花大色艳,开花时形成花海,常常成为市民朋友的拍照打卡点;紫娇花、高杆翠芦莉、超级一串红、木春菊,花期长,花量大;金鸡菊、花色鲜艳,花量大,且在盛夏开花,弥补了夏季植物景观缺乏亮色的空白;狐尾天门冬、山菅兰、花叶良姜、金边吊兰株形优美、自然,叶色鲜艳,且四季常绿,用在花境中丰富了花境的色彩和层次感。这11种植物在花境景观中均可一次种植多年生长,能适应垫江的高温干旱天气,有利于节约城市园林养护管理成本,符合花境建设的节约式园林需求,在垫江打造花境时,应优先考虑应用价值为Ⅰ级的植物。Ⅱ级(2.0≤J<2.3)为垫江县花境应用价值较高的植物,如肾蕨、花叶美人蕉、无尽夏绣球、天堂鸟、墨西哥鼠尾草、松果菊、金叶菖蒲、花叶玉簪等,这些植物有的各评价指标得分相对较平均,有的优、劣势均较明显,但可以起到互补平衡的作用,如肾蕨叶形奇特、金叶菖蒲叶色鲜艳,但不开花,适合做花境填充植物;鹤望兰植株高大,株形优美,叶色浓绿有光泽,但苗木成本高;松果菊、蛇鞭菊、花叶玉簪、花色丰富,观赏性高,但冬季倒苗,在花境应用时不宜大面积栽植,且可以适当后置;山桃草、墨西哥鼠尾草花量多,花色艳,叶形独特,但容易倒伏,需经常修剪整形;应用价值为Ⅱ级的植物大部分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在城市花境应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花境建设中可适度利用。Ⅲ级(1.7≤J<2.0)为应用价值一般的植物,包括矾根、藿香蓟、醉蝶花、银叶菊、穗花婆婆纳、金叶佛甲草、小丽花、绣球石竹等。这些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适应性不强,再生能力不强,养护管理要求高,在花境应用时,需合理配置这些植物种类,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观赏价值。
3.2观赏草
观赏草是以茎秆、叶丛为主要观赏部位的草本植物,其形态与观赏特性与一般草本植物不同,故将观赏草类植物单独进行划分(表6),将10种观赏草类植物划分为3个等级,Ⅰ级(J≥2.7)为垫江县花境应用价值高的观赏草,如花叶矮蒲苇与常绿矮蒲苇,株形优美、花穗大而蓬松,呈银白色羽毛状,适合做花境骨架植物材料;细叶芒与斑叶芒叶形独特,姿态优美,常用于营造动态视觉效果,可与岩石配置。这4种观赏草抗性极强,适合垫江生态环境,粗放养护就能达到观赏效果,景观价值极高。Ⅱ级(2.0≤J<2.7)为垫江县花境应用价值较高的观赏草,但在城市花境应用时有一定局限性,需合理配置,如狼尾草,形态独特且富有色彩变化,但冬季倒苗;灯芯草株形直立,适合作为花境竖向线条植物,增加花境层次,但颜色较暗;银边草株型紧凑、自然,观赏性强,适合做花境镶边植物材料,但植株低矮,应用时需合理配置。Ⅲ级(1.7≤J<2.0)为应用价值一般的植物,如蓝羊茅,蓝羊茅在垫江栽植后表现不佳。
3.3灌木
灌木是多年生木本植物,高度适中,结构稳定,四季常青或者有季节性变化,它们不仅是花境的骨架和支撑,还能通过形态、色彩、质感等为花境增添层次感、划分景观空间。同时灌木比草本植物适应性更强,可以减少浇水、施肥、修剪频率,具有更高的实用性与低维护性,是打造长效型花境的重要元素。根据花境植物栽植后的连续三年实地调研记录和垫江县灌木花境植物综合评价值(表7),将24种草本植物划分为3个等级:Ⅰ级(J≥2.5)为垫江县花境应用价值高的植物,共6种。这6种植物在垫江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观赏性也高,如金丝桃与木春菊,花期长,花量大,花叶秀丽,开花时一片金黄色花海,引人驻足观赏;绣球荚蒾株形高大优美,花大形如绣球,花量多,用在花境中是点睛之笔;红花檵木春季开花,花瓣呈紫红色或深红色丝状,花叶共赏,四季有景,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替代的彩叶观花植物;红叶石楠春秋两季萌发的新叶呈鲜红色或紫红色,色彩艳丽,四季长青,是不可多得的彩叶屏障植物,能增加花境中的色彩与层次;千层金枝条密集,柔软似柳,色彩金黄夺目,具有鲜明的视觉效果,是花境中的视觉焦点。Ⅱ级(2.0≤J<2.5)为垫江县花境应用价值较高的灌木,但在使用中有一定局限性,如无尽夏绣球、牡丹花大色艳,观赏价值高,但冬季倒苗,在花境应用时不宜大面积栽植,且可以适当后置;银姬小蜡、海桐、龟甲冬青、中华蚊母枝叶茂密,四季常青,但色彩单一,需与其他植物搭配使用;比利时杜鹃花大色艳,花期长,但对水肥管理要求较高,且常发生褐霉病危害,夏、秋季易受红蜘蛛和军配虫危害,对养护管理要求较高。Ⅲ级(1.9≤J<2.0)为应用价值一般的植物,如朱蕉和现代月季,朱蕉不耐寒且忌烈日暴晒,垫江县冬季夜间温度有时会低于0°,夏季气温会达到40°以上,不适合朱蕉生长。现代月季对于养护管理水平要求较高,且易发生病虫害,栽植后效果不佳。
4/展望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以及审美意识的提升,当前的绿地形式已然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城市对花境的需求会持续增加,对花境质量的要求也会逐步提高,花境将朝着低成本、高品质、观赏效果持久的方向发展[11]。建设节约长效型城市园林绿化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后应加强垫江县乡土种质资源的筛选与利用,筛选出适合垫江本地气候、抗性强、栽培、繁殖容易、养护成本低的植物,减少频繁更换、施肥、修剪等成本,建设节约长效型的城市花境,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审美需求。
部分花境植物在垫江生长表现较差,在重庆其他地区表现较好,可能与其生态习性、立地条件、生长环境等有关,可在未来花境实践中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魏钰,张佐双,朱仁元.花境设计与应用大全[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2]王美仙,刘燕.花境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1980,2(4):371-381.
[3]马彦,董然,李金鹏,等.长春市居住区花境植物种类及其应用的调查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40(1):104-108.
[4]覃婧.城市花境建设要点探析—以柳州市花境建设为例[J].设计,2019:34-36.
[5]司丽芳,耿晓梅.基于AHP的北京地区花境景观特征及其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23,51(17):103-107,111.
[6]孙继旭,项凤影,马云,等.黑龙江小北湖保护区春季鸟类多样性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7(4):93-96.
[7]赵智艳,凌利宏,夏得月,等.合肥市45种野生草本植物花境应用景观价值评价[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2,40(7):86-89.
[8]马彦,赵和祥,张起源,等.长春市25种草本花境植物景观价值的综合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31(1):93-98.
[9]封培波,胡永红,张启翔,等.上海露地宿根花卉景观价值的综合评价[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5(6):84-87.
[10]赵靖雯,任杰,高乾奉,等.17种槭树属植物应用价值的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6,43(5):737-742.
[11]何亚男,吴豪.低维护生态花境应用特点及配置模式[J].现代农业科技,2021(9):134-136.
[12]舒婷婷,陈夕雨,胡永红.四季乐章—上海陈山植物园大尺度花境的探索[J].中国园林,2015,31(7):52-58.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主办:重庆市风景园林学会承办:重庆立意园林咨询有限公司
- 学会电话:(023)68801472 63673736 63673738 63892447QQ:944865067
- 地址:重庆菜袁路205号世纪花城A栋3楼
- 渝ICP备11002947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28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