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园林 >> 正文

2025年4~6月重庆地区园林 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控信息汇总

作者: 周涵宇,胡月 时间:2025-7-28 阅读次数:362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与重庆市气象局发布的最新气象资料,预计2025年夏季我市将呈现高温高湿、降雨集中、极端天气频发的气候特征,阶段性强降雨和持续闷热天气交替出现,局地可能发生短时雷暴、强风等极端气象事件。夏季是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刺吸式口器害虫、蛀干害虫及多种真菌性病害在此时活跃度显著提升。为全面掌握夏季全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动态,我院结合历年监测数据及当前实地调查情况,对主城区及周边区县共43个监测点位进行了系统观测和数据比对,并综合气象、物候、生物因子变化趋势,完成本期预测预报工作。现将我市夏季园林植物易感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趋势及应对策略予以发布,供各级绿化管理单位、园林企业和养护人员参考。建议相关单位立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结合本地植物种类与养护管理现状,精准开展高发病虫害的监测与治理,尤其要注重绿色防控手段的集成应用,切实保障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景观质量的安全。


第一章虫 害

1/刺吸类害虫

1.1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Boisduval

寄主:柑橘、月季、贴梗海棠等。

危害特征:朱砂叶螨别名红蜘蛛,每年发生20代左右,3月越冬螨开始发生危害,夏秋季危害最重,有世代重叠现象,10月陆续滞育越冬。但温度达到25℃时可恢复取食。主要以成螨和幼螨在寄主叶背吸汁液,使叶面产生白色点状病斑。盛发期在茎、叶上形成一层薄丝网,使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导致整株死亡。(图1)

043.jpg

图1朱砂叶螨雌成螨(左)和雄成螨(右)

防治建议:(1)使用10%阿维·哒螨灵乳油1500倍液、20%丁氟螨酯悬浮剂1600倍液或15%乙螨唑悬浮剂3000倍液喷雾防治,建议连用2次,间隔7-10天;(2)保护和利用天敌,主要有小黑瓢虫、小花蝽、六点蓟马、中华草蛉、拟长毛钝绥螨、智利小植绥螨等。

1.2绣线菊蚜AphiscitricolaVanderGoot

寄主:木春菊、海桐、榆叶梅、樱、海棠、桃树等植物。

危害特征:群集伤害嫩叶、嫩梢、花蕾等部位,以致花卉畸形,叶片背面不规则地皱缩、卷曲、脱落、花蕾变形、花朵减少或变小,甚至全株枯萎,以致死亡。且该虫分泌的蜜露可覆盖叶片表面,引起煤污病危害。(图2)

044.jpg

图2绣线菊蚜无翅胎生雌蚜

防治建议:(1)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1%噻虫嗪悬浮剂或5%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增效剂;(2)释放瓢虫、蚜茧蜂等天敌,实现长效控制。

1.3小绿叶蝉JacobiascaformosanaPaoli

寄主:红叶李、桃树、美人梅、樱花。

危害特征:以成虫、若虫刺吸植物汁液,受害叶片出现小白斑,严重时全叶发白,致使叶片皱缩、卷曲,影响植物发育生长。8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虫量第二高峰,主害老叶。(图3)

防控建议:利用叶蝉类害虫对黄色的趋向性,采用黄板诱杀;盛发期施药,可喷施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25克/升联苯菊酯乳油800-1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应喷雾均匀。

045.jpg

图3叶蝉及其危害状

1.4杜鹃冠网蝽StephanitispyriodesScott

寄主:杜鹃。

危害特征:该虫主要以若虫和成虫为害寄主植物的叶片,吸取汁液,排泄粪便,使叶片背面呈现锈黄色,叶片正面出现针点状白色斑点,严重时使全叶失绿苍白,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使植株生长缓慢,提早落叶,降低了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图4、图5)

046.jpg

图4杜鹃冠网蝽群集杜鹃叶背危害

047.jpg

图5杜鹃冠网蝽危害

防治建议:可用21%噻虫嗪悬浮剂1500-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000-5000倍液、2%阿维菌素微乳剂3000-4000倍液等农药进行喷雾。注意喷施叶背,并进行交替用药,可连续施药2-3次,间隔7-10天。

1.5紫薇长斑蚜TinocallisKahawaluokalaniKirkaldy 

寄主:紫薇。

危害特征:该虫在受害叶片背面危害,刺吸植物汁液,易形成黄叶、落叶,并排泄大量蜜露,从而引起煤污病导致枝叶变黑,影响叶片的呼吸和光合作用,降低了紫薇的观赏价值。危害后新梢扭曲,嫩叶卷缩,凹凸不平,影响花芽形成,并使花序缩短,甚至无花,受害严重的紫薇难以开花或花蕾脱落。(图6)

048.jpg

图6紫薇长斑蚜及天敌昆虫

防治建议:(1)发生初期可释放异色瓢虫、蚜茧蜂等天敌进行控制;(2)发生量大时,可喷施20%呋虫胺悬浮剂2000-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进行防治,根据防治效果,可连续防治2-3次,每次间隔7-10天。

1.6朴绵叶蚜ShivaphisceltiDas

寄主:朴树。

危害特征:该虫危害时会产生大量蜡丝、蜡絮,大发生时蜡絮盖满叶片与新梢,有翅蚜大量发生时蜡絮纷飞,排泄物滴落地面使地面与其下停放的车辆等产生黏腻污染,会对市民生活产生较明显影响。该虫预计4月中下旬进入危害盛期。(图7)

049.jpg

图7朴树叶背聚集的朴绵叶蚜初孵幼虫

防治建议:(1)利用蚜虫对黄色的趋性,挂设黄板进行诱杀;(2)可以投放天敌昆虫如异色瓢虫、草蛉、蚜茧蜂等;(3)药剂防治可用25%噻虫嗪悬浮剂2000-3000倍液、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连续施用2-3次,间隔7-10天,并注意轮换用药。

1.7桃粉蚜HyalopterusarundimisFabricius

寄主:桃树、紫叶李。

危害特征:该虫主要危害桃树,以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于嫩梢和嫩叶背而吸汁为害,被害叶向背对合纵卷,常有白色蜡状的分泌物,且会大量分泌蜜露,极易引起煤污病发生,严重时使枝叶呈暗黑色,影响植株生长和观赏价值。(图8)

050.jpg

图8桃粉蚜

防治建议:(1)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食蚜蝇;(2)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啶虫脒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50%吡蚜酮悬浮剂3000-4000倍液,根据防治情况可连续施药2-3次,间隔7-10天,并注意轮换用药。

1.8蚊母新胸蚜NeothoracaphisyanonisMatsumura 

寄主:蚊母。

危害特征:该虫为转主寄生害虫,幼虫期在蚊母上寄生,后迁移至槲栎、白栎、槲树等植物上完成其他生命周期。该虫主要刺吸寄主植物新叶,植株被害后在虫体四周隆起,逐渐将虫体包埋形成虫瘿,造成寄主植物生长衰弱,严重影响景观效果。(图9、图10)

051.jpg

图9蚊母新胸蚜造成蚊母虫瘿(叶片突起膨大)

052.jpg

图10虫瘿中的蚊母新胸蚜

防治建议:危害初期可用21%噻虫嗪悬浮剂300-800倍液灌根,并配合5%啶虫脒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叶面喷施。

1.9紫薇绒蚧EriococcuslegerstroemiaeKuwana

寄主:紫薇。

危害特征:以若虫、雌成虫聚集于小枝叶片主脉基部和芽腋、嫩梢或枝干等部位刺吸汁液,常造成树势衰弱,生长不良;而且其分泌的大量蜜露会诱发严重的煤污病,会导致叶片、小枝呈黑色,失去观赏价值。如虫口密度过大,枝叶会发黑,叶片早落,开花不正常,甚至全株枯死。(图11)

053.jpg

图11紫薇绒蚧(白色)

防治建议:在若虫孵化盛期用药,此时蜡质层未形成或刚形成,对药物比较敏感,用量少、效果好。可喷施99%矿物油乳油200倍液,22.4%螺虫乙酯悬浮剂2000倍液,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建议连用2-3次,间隔7-10天。

2/食叶类害虫

2.1银杏超小卷叶蛾PammeneginkgoicolaLiu

寄主:银杏。

危害特征:以幼虫蛀入银杏树短枝和当年生长的嫩枝为害,咬光内部幼嫩组织,致使短枝上的叶片枯黄卷缩,枝条枯死不落,严重影响景观效果。5-6月为该虫危害盛期。(图12)

054.jpg

图12银杏超小卷叶蛾危害状(黄叶、枝条枯死不落)

防治建议:幼虫危害期可喷施80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200-300倍液、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500-2000倍液、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悬浮剂2000-30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连喷2-3次,间隔7-10天;5月末至6月上旬清除受害枯叶集中销毁。

2.2褐斑白蚕蛾OcinarabrunneaWill

寄主:黄葛树、小叶榕。

危害特征:现阶段黄葛树、小叶榕上褐斑白蚕蛾正处于第2代害虫危害初期,龄期多处于2--3龄。褐斑白蚕蛾寄主以桑科榕属植物为主,小叶榕和黄葛树均为受害植物,该虫取食叶片造成叶面孔刻,危害最严重时整株叶片可被吃光。(图13)

055.jpg

图13褐斑白蚕蛾危害状

防治建议:(1)‌可选择5%多杀霉素悬浮剂1000-1500倍液、80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400-600倍液、4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2)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000-5000倍液或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800-1200倍液其中一种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2.3紫薇梨象PseudorobitisgibbusRedtenbacher

寄主:紫薇。

危害特征:紫薇梨象以成虫取食紫薇的嫩茎、叶片、花及花蕾。嫩梢受害后,初期梢部变黑、萎蔫,直接影响开花或推迟花期;花受害后,褪色或卷缩,花萼外侧出现膨大的愈伤组织,严重降低观赏质量及观赏价值。且该虫会引起紫薇花期不整齐或花朵提前萎蔫。4月上旬可见羽化成虫,6-8月为成虫盛发期。(图14)

056.jpg

图14紫薇梨象及其危害状(黑梢)

防治建议:(1)人工捕杀:利用成虫假死性,在成虫盛发期震落捕杀。(2)农药防治:使用400亿个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2%苦参碱水剂或0.3%印楝素乳油500-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4)化学农药防治:虫量发生大时,可选用10%联苯菊酯水乳剂2000-3000倍液、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4000倍液、40%哒螨灵悬浮剂2500-3000倍液进行防治,注意交替用药。

2.4女贞钩瓣叶蜂MacrophyaDahlbom

寄主:女贞。

危害特征:该虫孵化高峰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虫4龄后进入暴食阶段,咬食叶片危害,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仅残留粗叶脉,极大影响女贞正常生长和观赏性。(图15)

057.jpg

图15女贞钩瓣叶蜂成虫及其危害状

防治建议:(1)及时修剪,以减少成虫产卵;(2)幼虫发生期人工捕捉幼虫;(3)喷施8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多杀霉素悬浮剂1500-2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000-1500倍液。

3/蛀干类害虫

3.1白蚁Termite

寄主:香樟、桃、香樟、黄葛树、银杏、蓝花楹等多种园林乔木。

危害特征:通过取食植物木质部纤维素获得营养,轻则在树干形成泥道影响园林景观,重则导致树干中空、折断,危害行人安全。每年9-10月为我市白蚁的活动高峰期。(图16、图17)

058.jpg

图16白蚁及其危害状

059.jpg

图17诱杀箱诱集到的白蚁

防治建议:(1)可采用10%吡虫啉悬浮剂200倍、5%联苯菊酯悬浮剂100倍液对受害植株进行灌根处理(须远离水源、输水管道使用);(2)白蚁出巢活动且虫量较大时,轻微破坏泥道或泥被,朝孔中喷施0.5%氟虫腈粉剂;(3)白蚁发生集中区域可地下埋设白蚁诱杀箱进行诱杀防控。

3.2天牛类Cerambycidae

寄主:悬铃木、红枫、海棠、红叶李、柳、榆、桉、榕、银杏、臭椿等植物。

危害特征:重庆地区常见的天牛种类主要有云斑天牛、星天牛、桃红颈天牛等。受天牛危害最为严重的有5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天牛成虫羽化高峰期。天牛是我市园林植物上重要的蛀干害虫,其主要以幼虫在树干内钻蛀危害寄主,造成树干内蛀道纵横交错,严重者可引起树木整株死亡或风折。(图18)

060.jpg

图18天牛类成虫及其危害状

防治建议:(1)人工捕捉成虫,降低其产卵数量;(2)成虫羽化初期及高峰期,可采用3%噻虫嗪微囊悬浮剂或10%高效氯氟氰菊酯微胶囊剂500-800倍液进行树干喷雾防治;(3)产卵期可用钝器或硬物敲击刻槽卵;幼虫为害初期可人工掏挖幼虫,或清除虫孔内虫粪和木屑后,注孔施用吡虫啉、阿维菌素、联苯菊酯等农药;(4)保护和利用肿腿蜂、蒲螨、花绒寄甲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第二章病 害

1/炭疽病Anthrax

寄主:水鬼蕉、美人蕉、爬山虎等。

危害特征:高温高湿型病害,初期为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病斑具轮纹斑纹,并且呈深褐色至灰白色,病部中央散生或轮生褐色、黑色小点。后期会导致病叶黄化脱落。(因最近重庆极端高温天气,可能会导致病害发生蔓延)(图19)

防治建议:发病初期开始喷药,常用农药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氟硅唑乳油2000-2500倍液、250克/升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00-1500倍液等,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061.jpg

图19爬山虎蕉炭疽病危害状

2/叶斑病BrownSpotDisease

寄主:多种园林植物。

危害特征:该病经病原物侵害后主要在叶片上发生各种局部坏死性病斑的植物病害。可由真菌、细菌、线虫引起。病原物以真菌为主,此外,黄色单胞杆菌属(Xanthomonas)和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的细菌也可引起叶斑病。叶斑病发生时在叶、花的背面初期可见水渍状斑点,后期叶缘出现棕褐色斑点,还伴有黄色晕环。危害严重时,造成植株提前落叶,形成秃枝,影响观赏,甚至造成死亡。(图20、图21)

062.jpg

图20绣球叶斑病危害状

063.jpg

图21黄葛树叶斑病危害状

防治建议:(1)剪除病叶、及时烧毁;(2)可喷施25%苯醚甲环唑微乳剂2000-2500倍液、20%咪鲜胺乳油1500-2000倍液、20%丙环唑微乳剂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

3/白粉病Powderymildewdisease

寄主:十大功劳、月季、悬铃木、紫薇、木芙蓉等。

危害特征:开始在叶片上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以孢子在病叶和枝条上越冬。(图22、图23)

064.jpg

图22十大功劳白粉病危害状

065.jpg

图23金鸡菊白粉病危害状

防治建议: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并及时销毁;发病初期叶片可喷施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12.5%戊唑醇水乳剂800-1000倍液。

(本文图片/自摄 重庆市中心城区城市绿地农药使用白名单(2025年第二季度)、2025年重庆地区4-6月园林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一览表附后)

农药名称防治目标使用方法与浓度简介及毒性说明
丁氟螨酯(20%悬浮剂)红蜘蛛1600倍液喷雾非系统性杀螨剂,选择性强;低毒,对哺乳动物较安全。
乙螨唑(15%悬浮剂)3000倍液喷雾杀螨谱广,对卵和若螨有活性;低毒。
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蚜虫、网蝽、叶蝉1000--2000倍液喷雾烟碱类内吸性杀虫剂;低毒,但对蜜蜂高毒,花期禁用。
噻虫嗪(21%/25%悬浮剂)1500--3000倍液喷雾持效期长,内吸性强;低毒,对鸟类安全。
螺虫乙酯(22.4%悬浮剂)2000--5000倍液喷雾新型内吸性杀虫剂;低毒,对非靶标昆虫友好。
吡蚜酮(25%可湿性粉剂)蚜虫2000--4000倍液喷雾选择性强,对捕食性天敌影响小;低毒。
苏云金杆菌(8000IU/μL悬浮剂)白蚕蛾、卷叶蛾等鳞翅目幼虫200--600倍液喷雾微生物农药,靶标明确;低毒、对人畜安全,对益虫无害。
多杀霉素(5--10%悬浮剂)食叶害虫、钩瓣叶蜂等1000--2000倍液喷雾发酵类抗生素农药;低毒,但对蜜蜂有风险。
球孢白僵菌(400亿孢子/克)紫薇梨象、女贞钩瓣叶蜂等600--2500倍液喷雾真菌源微生物农药;低毒,对人和天敌安全。
苦参碱(1.2%水剂)紫薇梨象等500--1000倍液喷雾植物源杀虫剂;低毒,对环境友好。
印楝素(0.3%乳油)500--1000倍液喷雾植物源杀虫剂,对鳞翅目有效;低毒。
苯醚甲环唑(25%微乳剂)叶斑病2000--2500倍液喷雾内吸型三唑类杀菌剂;低毒,广谱持效。
咪鲜胺(20%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杀菌广谱、持效期长;低毒。
丙环唑(20%微乳剂)800--1000倍液喷雾系统性三唑类杀菌剂;低毒,适合轮换使用。
腈菌唑(40%可湿性粉剂)白粉病4000--5000倍液喷雾三唑类杀菌剂;低毒,抗病害效果好。
吡唑醚菌酯(25%悬浮剂)1000--1500倍液喷雾QoI类广谱杀菌剂,治病兼预防;低毒。
戊唑醇(12.5%水乳剂)800--1000倍液喷雾三唑类内吸杀菌剂;低毒,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效果。
矿物油(99%乳油)绒蚧类200倍液喷雾通过窒息杀虫,纯物理方式;无毒,对人畜友好,慎高温使用防药害。
噻嗪酮(25%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害虫生长调节剂,对蚧类害虫效果防效优异,低毒。

重庆市中心城区城市绿地农药使用白名单(2025年第二季度)


病虫害类型危害类型病虫害名称寄主
虫害刺吸类害虫朱砂叶螨柑橘、月季、贴梗海棠
绣线菊蚜木春菊、海桐、榆叶梅、樱、海棠、桃树
小绿叶蝉红叶李、桃树、美人梅、樱花
杜鹃冠网蝽杜鹃
紫薇长斑蚜紫薇
朴绵叶蚜朴树
桃粉蚜桃树、紫叶李
蚊母新胸蚜蚊母(转主:槲栎、白栎、槲树)
紫薇绒蚧紫薇
食叶类害虫银杏超小卷叶蛾银杏
褐斑白蚕蛾黄葛树、小叶榕
紫薇梨象紫薇
女贞钩瓣叶蜂女贞
蛀干类害虫白蚁香樟、桃、黄葛树、银杏、蓝花楹等乔木
天牛类(如云斑天牛、星天牛等)悬铃木、红枫、海棠、红叶李、柳、榆、桉、榕、银杏、臭椿
病害                                                    叶斑病                                                    白粉病炭疽病水鬼蕉、美人蕉、爬山虎等
多种园林植物
十大功劳、月季、悬铃木、紫薇、木芙蓉等

2025年重庆地区4-6月园林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一览表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机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二维码

会员之家

学会简介 组织机构 团体入会 个人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