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园林 >> 正文

飘香藤

作者: 文章编辑/王莉 时间:2025-7-28 阅读次数:319

071.jpg

072.jpg

073.jpg

074.jpg

飘香藤(Mandevillalaxa)又名红皱藤、双腺藤、双喜藤等,飘香藤属夹竹桃科,热带常绿藤本观赏植物。飘香藤因绚丽花朵和超长花期且略带淡香,素有“热带藤本皇后”的美誉,是气候温暖区域打造垂直花景或阳台亮点的绝佳选择。

1/形态特征

常绿木质藤本植物,攀援性强,茎蔓柔软但具韧性,通过缠绕支撑物向上生长,长度可达2~4米(盆栽可控,地栽可更长)。飘香藤幼茎绿色,表面光滑,老茎逐渐木质化呈灰褐色。叶对生,卵形至椭圆形,革质,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全缘,边缘平滑。花单生或2~3朵聚生于叶腋,花冠漏斗形,花径能达到6~8厘米。花为红色、桃红色、粉红色等。只要温度适宜全年开花,盛花期4-11月。

2/栽培历史

飘香原生地位于南美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巴西东南部,如里约热内卢州、圣埃斯皮里图州等地的热带雨林边缘、沿海山地或河谷地带。常生长于半阴或全光照的疏松腐殖土中,常攀附树木或岩石。19世纪中期欧洲植物学家在巴西发现并采集标本,随后将种子引入欧洲栽培,20世纪初传播至北美、澳大利亚等温暖地区,作为温室观赏植物。21世纪经杂交育种,衍生出数百个耐寒、丰花、多色园艺品种,全球热带至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

3/生长习性

飘香藤喜温暖湿润及阳光充足的环境,每日光照需大于6小时,如直射光小于4小时光照则花量锐减。喜温暖,生长适温20~28℃,冬季室温不得低于10℃,低于5℃受冻害。喜60%~70%空气湿度,对土壤适应性强,但以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质壤土为佳。

4/栽培管理

4.1种植区域:飘香藤喜欢阳光充足的地方,因此在家庭庭院或阳台中,应选择全日照开敞区域栽种,因不耐寒,温度低于10℃应注意保温或移动至屋内。部分耐寒品种,在重庆地区可露地过冬。

4.2栽培容器:家庭中盆栽飘香藤的容器,为透气陶盆>青山盆>塑料盆。栽种小苗可选择直径15~20cm容器,如栽种成年植株,可选择直径30~40cm(深度>25cm)。栽植时,都应注意排水层的铺垫,可垫5cm陶粒层。

4.3栽培土壤:飘香藤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适应性较强,但以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为佳。可用泥炭土+腐叶土+珍珠岩比例为4:3:3。因花期长、花量大,因此在栽植时应注意基肥的施用。

4.4水肥管理:在浇水上,要控制浇水,不要过涝过干,飘香藤在生长季节(3-9月)需肥较多,现蕾前以氮肥为主,蕾后以磷钾肥为主,薄肥勤施,冬季休眠期停施。

4.5修剪整形:飘香藤的修剪一般有两个时间,即花期后修剪和春季修剪。花后修剪,主要为及时摘残花,避免结实消耗养分。春季修剪,主要为促进萌发新枝春剪,此时需要重剪缩枝(留主干30~40cm)促新芽。全株汁液有毒,因此修剪时应戴手套小心操作。

4.6病虫害防治:飘香藤的病害主要是叶斑病和叶枯病等叶部病害,以及根腐病和茎腐病,发病初期可用多菌灵、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虫害主要是红蜘蛛和粉虱,可用倍青净、苦参碱等进行防治。保持通风,避免叶片、根部积水可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

5/繁殖方法

飘香藤的繁殖以扦插法为主,压条为辅。

5.1扦插:春末夏初(5-6月)或秋季(9-10月):气温稳定20-28℃时,可进行扦插。选当年生未开花的半木质化健康枝条,剪截取10~15cm并带2~3个芽点的茎段,顶端留2叶片(叶片较大可保留一半),插入蛭石+珍珠岩,比例为1:1的基质中,浇透水用塑料薄膜遮盖保湿,20~25天开始逐渐深根,新芽长出5cm即可移栽。

5.2压条繁殖:春季(3-4月)进行,将植株基部有半匍匐长枝条拉低至地面埋入土中,挖深约5~10cm浅坑,将环剥处埋入土中,用U形铁丝、石头或砖块固定埋土部分,防止弹起,保持埋土处土壤湿润,等待生根,生根后,剪断连接母株的枝条,挖出带根的小苗移栽。

6/主要价值

6.1观赏价值:飘香藤花色艳丽、花期长是优良的攀缘植物,唯一缺点就是耐寒性不强,在温暖地区多用于棚架、天台、庭院绿化美化。尤其是独特的形态特征,搭配鹤望兰、旅人蕉等热带植物,是打造热带风情花园的不二选择。其部分品种缠绕茎柔软,蔓生性不强,可做成球形或吊盆观赏,还可做室内盆花栽培,还可与扁担藤、紫藤等常绿攀缘植物配植在花廊中,以增加开花色彩。

6.2经济价值:飘香藤,又名双喜藤,寓意"双喜临门"是年宵花市里的畅销品种之一,同时还可作切花品种。

(文章编辑/王莉 图片/来自网络)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机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二维码

会员之家

学会简介 组织机构 团体入会 个人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