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湖北神农架连续四年开展短嘴金丝燕环志监测

作者: 杜华 时间:2025-10-24 阅读次数:274

深秋的神农架,秋意甚浓。在海拔2700米的神农架国家公园候选区神农谷燕子洞,一场对短嘴金丝燕的科学追踪已持续3天。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副主任张国钢研究员带领团队,在陡峭的崖壁间小心翼翼地进行环志操作。

短嘴金丝燕,因其翅膀上的金丝而得名,一生中很少落地,捕食、饮水、繁殖都在空中完成,被称为“无脚鸟”。它们春夏季在湖北神农架生活,秋季往南迁徙,目前仅在我国湖北、云南、四川、西藏等地有分布记录。

自2022年起,湖北省已连续4年在神农架开展以塑料橡胶环为主的短嘴金丝燕环志监测工作。本次监测大规模应用光敏定位仪和彩环相结合的方式,为研究其迁徙路线提供关键数据。

监测现场,研究人员使用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监制的粘网进行安全捕捉。每只被捕获的短嘴金丝燕都要接受一套完整的“体检”流程。环志人员会仔细测量每只金丝燕的喙长、尾长和体长,记录基础数据,为它们标记塑料脚环,佩戴光敏定位仪。团队还采集羽毛、食团等样本,用于分析其食性特征和遗传信息。本次监测计划标记塑料脚环256只,佩戴光敏定位仪50个。

张国钢介绍,保护鸟的安全始终是首要初衷,他们对架网材质等进行了改造,人可以很快把鸟从网上解下来。

“与以往相比,本次环志监测的技术手段显著升级。从传统的塑料橡胶环志,到光敏定位仪与卫星跟踪技术的综合运用,监测精度实现了质的飞跃。”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原主任陆军说。

持续的监测工作带来了可喜发现,研究人员发现了往年环志的金丝燕。“说明这只鸟对这个巢的位置忠诚度比较高,”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总站正高级工程师朱兆泉解释说,这从侧面反映了神农架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目前,中心已为1000多只神农架短嘴金丝燕佩戴脚环。我们还将进一步运用现代科技技术研究它们的迁徙规律和路线。”湖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副主任向鹏表示。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机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二维码

会员之家

学会简介 组织机构 团体入会 个人入会